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研究部文集>>寿川>>新闻阅评
人民网>>传媒>>正文

为海外版喝彩!为海外版加油!

——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评析

寿  川

2015年11月06日13: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手机看新闻

对一个人来说,三十而立,确定人生目标和方向;对一张报纸而言,30年正奋进在前进的路上。7月1日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就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这是党中央的最高肯定和褒奖,对包括海外版在内的人民日报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关怀和鼓励。在这样的背景下“庆生”并思考未来发展,意义尤其重要。

海外版通过海外受众问卷调查、特别报道、视觉广角、专版广告等,形式多样、视角多元地将读者带入海外版的“生日时间”,隆重喜庆,引人入胜;还举办了“首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围绕擦亮中国“窗口”,架设沟通“桥梁”的主旨,与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海外华人代表一起,畅谈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作为“生日庆典”报道的重头戏,5月21-23日海外版连续推出三个“焦点关注”专版,从钩沉、文化、融合三个视角,回望30年来海外版人的奋斗足迹,展现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勃勃生机。文章剪裁得当,用语理性、真诚,读之不觉其长,引发丰富联想。

——历史钩沉,彰显海外版的责任与使命。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的钩沉篇《一份报纸与一个大国的30年》,从几个标志性记忆切入,带领读者重温一件件封尘往事:“5号楼的灯光”,讲述了海外版副总编辑王咏赋见证海外版30年前行步伐、特别是共度筹备与创刊那激情燃烧岁月里的故事;“19号楼的玉兰树”,从两棵玉兰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说起,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梳理重要历史节点海外版留下的新闻印记;“抽屉里的钢尺”,通过新入职小编的发现,折射海外版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方块字背后传递的温暖;“‘望海楼’的眼光”,从学者的研究、业内人士的感受,体现不同历史阶段海外版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文章构思巧妙,注重点面结合,虽然侧重历史钩沉,但读起来并不沉闷,四个小标题犹如一条链子的隔珠,将四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30年的办报历程、30年的国家进步、30年的家国情怀、30年的影响与信任,在这里实现了精美的浓缩,与大标题“一份报纸与一个大国的30年”紧密契合。

——文化传播,凸现海外版的特质与风范。系列报道之二的文化篇《讲中国文化 抒中华情怀》,通过编辑记者的记忆、海外读者的反映、真实动人的故事,呈现海外版植根于中国文化,致力于为全球中国留学生、华侨华人打造具有浓重文化氛围的精神家园的执著探索。同样是四个小标题:“84个版里的春节”“大家云集的‘文化地图’”“纸张上的观点交锋”“方块字里的温度”,生动展现了海外版不仅是信息的媒介,更是情感的载体。这里不仅有报道中国传统节庆的努力、采访文化名流的侧记,还有占据文明制高点的思考和海外版与海外读者的友情,在回顾梳理中体现出明确的编辑思想:以深厚中华文化的传播,昭示出海外版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展示海外版血脉里的文化风景和对外传播中浓郁的文化底色。用事实说服人、用故事打动人、用温情感染人,体现了编辑记者工作的精心和用心。

——融合发展,昭示海外版的追求与未来。系列报道之三的融合篇《从一份报纸到一个媒体集群》,从大标题就让人感受到海外版进军互联网、拥抱新媒体的时代脉动。海外网后来居上,侠客岛、学习小组风声水起、立体传播反映出的机制与思路创新,都有力证明了海外版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报道”并照搬上网,转换为提供全方位新闻与观点的话语平台;从单一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提供“复合型的体验平台”,向世界介绍日益延长的传播半径,展示了海外版与时俱进、海外传播迈入“全媒体传播时代”的新形象。

三个版的版面语言也很有特色:钩沉篇整版设计成一页泛黄的信纸,选用黄色铺底,海外版创刊号报样和创刊庆祝大会的照片,一下把读者带回到30年前,烘托出钩沉的氛围;文化篇用粉色的中国祥云做底,潇洒飘逸的数字“30”与京剧、灯笼和笔墨纸砚等中国符号相组合,突出了“文化”这一版面主题;融合篇以蓝色地球为背景,给人以追梦之感,配发了海外网、学习小组与侠客岛、“海客”客户端的网页截图,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海外版与时俱进的铿锵脚步。三块版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既兼顾对内容的配合,又丰富了表达的样式。

创刊30周年是海外版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外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的殷切期望,是海外版人的努力方向。我们为海外版喝彩!为海外版加油!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内刊《新闻传媒阅评》2015年第21期)

 

 

(责编:戴莉莉、程惠芬)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