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5日,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邹韬奋是继鲁迅之后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光辉典范。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韬奋先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危亡,他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先后创办《生活》周刊等11种进步报刊。
邹韬奋先生的传奇故事仿佛就是一部宏大的叙事史诗,为我们展现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一身为民正气、爱国铁骨铮铮的人生历程。如果我们将人们赞扬“韬奋精神”的美文诗句归结起来,它集中而全面体现了一种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品德和先进文化的方向。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曾做过精辟的总结,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韬奋精神的为民、爱民爱国的民本实质,使她成为人们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邹韬奋先生是我国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的杰出代表。以邹韬奋的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是我国新闻出版界个人成就最高奖。韬奋精神是体现时代主旋律的强大正能量,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一面旗帜。她犹如春风甘雨,抚育着一代又一代新闻记者和出版人。邹韬奋先生在办报刊实践中形成的卓越新闻思想,当之无愧是我们今天深学而鉴之的楷模。他说:.“报纸好像秒针、刊物好像分针、书籍好像时针,都围绕着时代的轴心旋转前进,它们之间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特别是报纸编辑,要在有限的版面里容纳最大限度、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信息,编辑的技术要求比杂志和书籍复杂得多,而书籍编辑在知识的稳定性、全面性方面又比报纸编辑严格得多.”这是韬奋先生卓越编辑经验的结晶。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衣钵同宗。“三贴近”原则不仅是我们要坚持的新闻原则,也是我们新闻出版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壮大的法宝。
邹韬奋先生是努力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先行者。韬奋精神的实质内涵,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崇高的敬业、爱业精神,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大众服务的满腔热忱。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就是要像韬奋先生那样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韬奋精神宏大精深,《生活》周刊的成功,闪耀着韬奋精神的光辉,是中国报刊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既是一种文化的升华,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
她昭示我们,做好新闻出版事业,要有创造性。韬奋先生说:“历史既不是重复,供应各时代精神需要的精神食粮,当然也不该重复。”
她昭示我们,做好新闻出版事业,要有责任感。韬奋先生强调办刊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目的。”
她昭示我们,做好新闻出版事业,要有敬业精神。韬奋先生说:“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结网无他,即对于某种事业所需要的能力加以充分准备。”
在韬奋精神的感召下,韬奋故里江西余江县于2003年正式成立邹韬奋研究所。这是全国第一家邹韬奋研究所,老记者邹华义任所长。早在1985年11月3日,一心要弘扬韬奋精神的记者邹华义到上海拜访韬奋夫人沈粹缜,得到她的大力支持,她说:“以故事的形式把韬奋介绍给广大青少年是一件好事,一件有意义的工作。”这让邹华义很受鼓舞。此后,邹华义对韬奋精神几十年的坚守,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编著出版研究韬奋思想、弘扬“韬奋精神”的著作十余部,包括《以笔代剑的英雄邹韬奋》、《邹韬奋故事》、《少年邹韬奋》、《韬奋故乡行》等。其中《少年邹韬奋》被上海韬奋纪念馆向全国5000所中小学推荐,并入选2006年度上海青少年“最喜爱的三十本图书”。也许因为笔者是中国第四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又读到笔者关于韬奋先生的点滴文字,邹华义较早就同笔者建立通信关系,并赠送他编著的关于韬奋先生的系列著作给笔者。弘扬韬奋精神的共同目标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笔者深受韬奋精神的感召和启迪,深感应努力以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为己任。因此也就有了如下笔者与韬奋研究所及其所长邹华义十余年来的不解之缘。
2003年,由前副总理邹家华题刊名、邹韬奋研究所主办的《献爱心园地》正式创刊。该刊不时刊载了笔者的信、贺词和关于韬奋先生的一些文稿。
2004年,全国第一家“韬奋书屋”在潢溪中学落成。此后,韬奋基金会、江西出版集团、解放军出版社、三联书店等纷纷开展捐书活动。目前,已建成“韬奋书屋”17家。笔者曾应邀为“韬奋书屋”题字。
《韬奋精神赞》
2007年11月5日是韬奋先生诞辰112周年纪念日,时值余江县邹韬奋纪念铜像落成揭幕暨韬奋研究所乔迁揭匾仪式举行,笔者作为韬奋精神的崇尚者,衷心致信道贺。信中赞颂“韬奋先生‘有着正义所在,全力以赴’的风骨,有着为民服务甘为儒子牛的精神。韬奋精神奏响着时代的主旋律,是值得世代传颂的精神榜样。”怀着对韬奋先生崇敬之情,信中还写下了一首诗《韬奋精神赞》:“余江哓月伴韬奋,铁石气概正义人。走笔如剑多浩气,子牛为民大精神。”并说“谨以此向中国现代知识界的先驱者之一邹韬奋先生表示缅怀之情,并对邹韬奋铜像落成揭幕暨韬奋研究所乔迁揭匾表示热烈祝贺。”信中的这首诗被收进《韬奋颂诗词集》一书,由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韬奋研究所还专门请了名作曲家和歌唱家为这首诗谱曲录制唱片出版,《人民网》、人民日报《社内生活》报等媒体刊载播放。
2011年7月11日,笔者在拜读邹华义的系列著作后,致信韬奋研究所,信中写道:“深受人民大众崇敬的邹韬奋同志作为我国新闻出版界的泰斗和开路先锋,他创办的《生活》杂志是‘抗日救国的旗帜’,是奏响时代主旋律的‘人民的喉舌’。” 信中说:毛泽东主席对韬奋精神的精辟概括和总结“正是韬奋精神的核心内涵所在。”
信中还高度赞扬作家邹华义先生关于韬奋先生的系列书,指出“继《以笔代剑的英雄邹韬奋》、《少年邹韬奋》等力作之后,又不倦地推出《邹韬奋故乡纪事》系列书,着力弘扬韬奋精神,弘扬着代表时代方向的先进文化,其精神可贵,意义非凡。”指出“本书文字朴实无华,也不乏文采。作者奉献给读者的往往是一幅幅生动的全景画,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一望无余。”指出“本书激荡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现着一个爱国作家的良心。书中不乏既写真又传神的文字,既洋溢着扣动心弦的激情,又蕴藏着发人深思的哲理。”
2013年,余江邹韬奋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笔者作为《人民日报》国际部原主任、第四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应邀题词,赞扬研究所“弘扬为民结硕果,研究韬奋第一家”。
2015年6月,韬奋故乡沙塘村重建的韬奋祖居被命名为鹰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笔者应邀为韬奋祖居题写首联:“龙腾开日月 狮跪唤文章”。
邹韬奋研究所对笔者十余年来的点滴工作,除在电话、书信中高度赞扬外,还特地在2015年3月赠与笔者一块金色牌匾,上面写着:“仰天俯地之人 建功立业之范”。笔者揣摩着其意旨在倡导,仰天有信仰,俯地有群众;仰不愧天,俯不愧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接地气,为人处事,坦然以对。这是对笔者宝贵的鼓励和期望。至于“建功立业之范”,笔者当然受之有愧,岂敢有此桂冠,就把它作为高悬之鞭,催人奋进吧!
(陈特安现为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金台书画协会副会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人民日报国际部原主任,先后任过人民日报常驻英国及驻加拿大首席记者,中国第四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被收录国家《新闻出版专家信息库》和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多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