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写在第16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坚守理想不辱使命

2015年11月09日07:0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坚守理想,不辱使命——写在第16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姜潇、喻珮)11月8日,又一个记者节到来,这是个点亮光荣与梦想的日子。

   忠诚,责任,担当——这是对全国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职业要求,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守职业理想,服务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记录时代,讴歌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面孔:时刻奔波在路上,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记者们一如既往,行走于途,带着责任和使命。

   广大新闻工作者继续秉持优秀的新闻传统,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用手中的笔、镜头、话筒和各种新媒体手段,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壮丽图景和中国人民坚忍顽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年夏天,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此时,距离人民日报社国际部记者张建波结束在非洲中心分社工作还有100天。当得知中国新一批援助物资运抵西非,张建波主动请缨,只身前往塞拉利昂。他从疫区发出一篇篇讲述中国与非洲国家同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我在非洲度过了1001个日夜,经历过战火洗礼,与疟疾、伤寒等疾病擦肩而过……我同样被称作兄弟、唤作朋友,我自豪,我是中非友谊的见证者!”

   2015年“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发生后,在争分夺秒生死营救的同时,新闻记者们不畏艰险奔赴现场,以分、秒为单位,不断传递着救援的最新情况。风雨交加、地势危险,新华社湖北分社皮曙初、王贤、肖艺九、万后德、饶饶5名记者克服重重困难,迅速赶到现场。他们一直驻守在救援船上,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累了就和衣躺在船舱地板上,或在楼梯角打个盹儿,被同行们称为“大马洲五壮士”。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

   201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组织策划的“家风是什么”街头随机采访,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社区采集了4000多人的回答,老百姓们原汁原味地讲述祖辈的家训、父母的家风和记忆中的家规,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引发了公众对家教和“家国情怀”的关注与思考,向海内外生动展示了传统主流价值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人的殷切期待,也是记者的光荣职责。记者笔下,有天下风云,有人间冷暖,有天地浩气,有家国情怀。从职业角度讲,记者最有机会倾听人民心声,最有条件把握时代声音,也最有义务把这些时代缩影、真实故事传播开来。

   干了20年新闻工作,东方今报社首席摄影记者袁晓强不仅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还将自己融入故事中去,给需要关注的人们带去了温暖。在袁晓强的镜头下,有冬日里无法安眠的农民工兄弟,有重病的面馆老板,有急需救助的早产儿……他的镜头还吸引了社会的关注,推动了相关保障措施的完善。

   “我走过许多的路,拍摄过许多的风景,而更多的是行走在乡间小路上,那里有最美的风景。”一位老记者道出了新闻人的心声。

   品格:追求真理与正义,塑造新闻品格与力量

   他们传递权威信息,为了探求真相,有时甚至不惜牺牲。他们以永不妥协的信念,守护新闻人的良知。

   2014年12月15日,对于呼格吉勒图的家人来说,是个无法忘却的日子。这天上午,内蒙古高院的法官到他家庄严宣布:18年前以“流氓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的呼格吉勒图,无罪!这一刻,呼格的父母整整等了18年;而新华社高级记者汤计也等了9年多!9年间,他用一篇篇报道,促使呼格吉勒图案沉冤昭雪,推动法治建设进程。汤计在深知自己身患恶疾后,曾这样对呼格的父母说:“请你们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我对新闻职业的忠诚,只要不死,我就不会放手!”

   因为心里有道义和责任,所以真诚而无畏。

   2014年8月,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京报》记者陈杰孤身一人,身负数十斤摄影器材,冒着风险,潜入内蒙古和宁夏交界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沙漠深处排污真相。报道刊发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数十名官员被问责、15家涉嫌污染环境的企业被依法取缔,报道直接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环保意识的传播。他所报道的事,被环保部列为2014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之首。

   “处在新媒体环境中,在危机和挑战来到时,中国记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不会变色。”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行业的铁律。今年10月27日,“阎肃被去世”“杨坤被吸毒”两则假新闻同时在微博上被传播、发酵,甚至让一些媒体的官方账号也“上了当”。对于这一事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认为,此时,新闻行业愈加需要坚守新闻理想、遵守新闻专业精神,树立媒体的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话语权下沉,传播渠道多样,热闹与浮躁中凸显出一个问题:新闻的品格是什么?记者的使命是什么?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记者忠诚于事实,把更多真相和事实报告给公众,是这一职业最基本的理念和追求。用报道宣传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仍是每个新闻人的良知与品格。

   焦点:坚守职业尊严与价值,转型提升再启航

   2015年的新闻业,也让许多新闻人心里五味杂陈。

   随着互联网的冲击,传媒业面临深刻变革。站在十字路口的新闻人百感交集:有的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有的转换了职业的跑道。

   “一个‘大时代’的来临,总要伴随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王君超指出,这只是行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上世纪80年代末,在电视业的黄金时代,大量报人告别纸媒纷纷“触电”;进入21世纪,一部分媒体人又随着新兴的网络媒体开始“触网”;今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风华正茂”,传统媒体人的转行也不足为奇。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据腾讯2015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突破1000万,每天还在以1.5万的速度增加。在用户资源大量集聚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大背景下,正在开展的媒介融合,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再造提供了机会。

   2014年8月以来,中国媒体的融合发展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利用品牌和内容优势,在“融媒体”的发展道路上酝酿着新的辉煌。

   ——人民日报社着力打造全媒体新闻平台的“中央厨房”,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媒体,演变为拥有10多种载体、数百个终端载体的现代全媒体矩阵;“侠客岛”“学习小组”等各具特色的微信账号,继续展示着人民日报品牌的优势。

   ——新华社成功改版新华网和上线新版客户端,开启“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战略,启动全媒体报道平台,进一步彰显国家通讯社的新闻采集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2015年11月6日,“84岁”的新华社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这是在互联网时代,新华社推进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能的有益探索。

   ——地方媒体也不甘示弱,大胆试、大胆闯,浙江日报、大众日报、上海报业集团等均在媒体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澎湃新闻、上海观察、界面等一批“现象级”的新媒体项目引发广泛关注。

   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向首批新闻网站发放记者证,14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的594名记者获得首批新闻记者证,这是践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具体举措,对于规范提升网络媒体采编队伍,壮大网上主流声音,清朗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是全国20多万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节日。庆祝节日,共享荣光,更要重温理想,感怀使命。在新的征程上,新闻工作者需继续坚定职业理想,坚守职业底线,爱护职业声誉,再创新的光荣。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