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法国记者亲历巴黎恐怖袭击 枪手面无表情换弹匣

2015年11月15日06:14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枪手面无表情换了三四次弹匣

  14日,一对情侣在遭袭击的巴黎巴塔克兰剧院外彼此安慰。新华社发

  ▲枪击惨剧发生前的音乐会现场。

  1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共和国广场点燃蜡烛,悼念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新华社发

  镜头 1

  巴塔克兰剧院

  法国巴黎巴塔克兰剧院13日晚发生恐怖袭击时,一名电台记者正在剧院内观看美国一个摇滚乐团演出。所幸躲过一劫的他事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讲述了与枪手近距离接触的“惊魂10分钟”。

  电台记者名为朱利安·皮尔斯,是法国欧洲广播一台记者。他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多名“黑衣杀手”在巴塔克兰剧院向观众开枪扫射,现场一片混乱,整个袭击过程持续了约10分钟。

  枪手持AK47扫射

  “现场到处是血,”皮尔斯说,“人们高声尖叫、呼救,每个人都趴在地上。枪声持续了10分钟,这是令人恐惧的10分钟。每个人都卧倒在地上护着头。”

  根据皮尔斯的描述,枪手们身穿黑衣,持AK47突击步枪。他看到其中一名枪手的脸,年龄看起来可能在20到25岁之间。

  皮尔斯说:“我听见多声枪响,枪手面无表情,他们换了三四次弹匣,什么都没说。”

  当时,皮尔斯坐在剧院前排,离紧急出口很近,所幸躲过一劫。当被问及他是否听清枪手所说的话时,皮尔斯回答:“我什么都没听见。他们只是对人群喊叫,我没听清他们具体说什么。他们只是开枪扫射。”

  据另一名目击者回忆,枪手在现场呼喊了宗教口号。

  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剧院内约有100人丧生。皮尔斯在现场看到20至25具尸体,另有多人受重伤。

  观众躲小黑屋保命

  皮尔斯说,就在他接受媒体采访时,仍有多名幸存者在剧院内等待警方救援,他们躲在某个房间内。

  他说:“我的多名朋友现在仍在剧院里,躲在一个黑暗的小房间内。他们给我发短信说,他们非常害怕。他们正在等待警方解救。事情已经过了两小时,这太可怕了。”

  当天晚些时候,法国警方突击了剧院,打死至少两名恐怖分子。

  回忆起这段经历,皮尔斯仍心有余悸。他说:“发生的这一切太可怕了。在10分钟内,枪手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开枪。”

  “开门”运动发起

  危难当头,巴黎市民纷纷向惊魂未定的同胞和外国游客伸出援手。巴黎人在社交媒体“推特”和“脸书”上发起一场“开门”运动。不少巴黎市民打开自己家门,让无处可去的陌生人来自己家中先“避一避”。

  一名“推特”网友发帖提醒:“如果你正在巴黎,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请搜索‘开门’,大家正向你敞开家门。”

  一个名叫文森特的网友在“推特”上发帖说:“如果你在科朗坦·卡里乌地铁站附近,不想离开,你可以来我家,请联系我。”

  另一名网友卡罗琳·普鲁登丝在“脸书”上说:“这里一切都好,我们很安全。如果你在第11区,想要找个安全地点避难,欢迎来我家。”

  类似的帖子数不胜数。美国Buzzfeed网站统计,恐怖袭击发生两三个小时后,“开门”这一热搜词在“推特”和“脸书”上被转发了至少数万次。

  伸出援手的不光有网友,还有的哥。有网友在“推特”上说,看到出租车司机免费搭载那些着急回家的路人。

  英国《卫报》报道,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些巴黎市民自发献血,袭击地点巴塔克兰剧院附近的一座酒吧被临时改造成一个紧急医疗中心,大量医疗设备和血袋已被送至那里。

  镜头 2

  法兰西体育场 爆炸声起下半场比赛没有终止

  法兰西体育场13日夜的那场足球友谊赛,注定充满悲伤、愤怒和决心。

  上半场结束后的休息间隙,球场外两声爆炸声,把球场内的喧嚣震得顿时安静,随后是,散布全城至少6处地点的爆炸和枪击,100多人死亡的惨剧。而后,法国总统奥朗德提前结束观赛。

  场外警笛声不断,但下半场的比赛没有终止,很多球迷也没有离场。但整个下半场的球迷,不再有呐喊,很多人在低头看手机,或窃窃私语。

  球场上,法国队队员并不知晓场外发生的一切,他们继续努力地与德国队拼杀。但德国队队员,或许已有所察觉,或有所联想。其实,就在13日上午,下榻巴黎市中心一家酒店的德国队就收到一起炸弹警告。随后,德国队紧急撤离到球场附近的一条街道上,坐在大巴内停在路边好几个小时,直至晚上比赛前才直接进场。

  下半场那45分钟,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度过。当终场哨响,球场大广播告诉球迷场外发生的一切,建议球迷保持秩序、听从安排离场。但很多球迷并未就此离开,他们走进赛场场地内聚集。赛后半小时,场内聚集了大约2000人。德国人也没有离开。

  这场球,法国队以2比0击败德国队。但赛后,没有人谈论比分。预定的赛后媒体采访环节也被取消,很多体育和摄影记者,都有了新的任务。足球固有的激情,被淹没在对突发局面的恐惧和担忧中。

  “我们震惊了,”德国队教练约阿希姆·洛伊说,“对我而言,这场球以及足球运动,都不再重要。”

  身处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小孔当晚正在观看法国队和德国队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举行的足球比赛直播,后来转了台。恐怖袭击发生后,他重新观看那段球赛视频,“比赛中能听到两声爆炸”。一场血腥的袭击,竟以这样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在伯明翰读书的姑娘丽珠则在一个社交群里收到消息,她“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当晚身处巴黎,正是这场袭击的遇难者。生与死的距离,原来这么近。“虽然不认识,也很难过,”她说,这样的悲剧“可能发生在身边的每个普通人身上”。

  14日,法国体育大报《队报》的头版只刊印了一种颜色和一个词,黑色的“惊恐”。

  ■哀悼

  当你遇险,我们为你开门

  天气阴沉的14日清晨,巴黎的大型女神像下,哀悼罹难者的蜡烛在风中轻轻摇曳,淡素的花束摆放在蜡烛旁边。身材颀长、穿着呢子大衣的摩西伫立良久,嘴里轻轻诵读着雅克·普维的诗篇《这份爱》,两行清泪夺眶而出,缓缓流下。

  “我们的爱已被摧毁,但终有一天将重新出现……”

  摩西用自己的方式,为13日在巴黎恐怖袭击案件中逝去的百余名罹难者寄托哀悼。他的泪为凋谢的生命之花而流,也为被偏激的仇恨和恐怖的暴力深深伤害的巴黎而流。

  1公里开外,13日晚恐袭案件伤亡最高的地点之一,阿尔伯特街的“小柬埔寨”餐厅的铁皮门紧紧闭合。餐厅门口仍清晰可见大片血迹、街角对面墙壁上弹痕累累,扑面而来的血腥之气令人悚然:不到24小时之前的恐袭该是一场怎样令人发指的惨剧。

  一位把身子躲在楼门内的老妇人告诉记者,13日晚她从楼上的窗户里,清楚地看到遇难者尸横遍街、受伤者倒地哭喊哀嚎的惨景,冲锋枪“嗒嗒嗒”的声音就在她的耳边回响。

  “这让我感到极为害怕,”她说着说着,不禁黯然落泪。“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相信无论怎样,生活都会重新开始。但必须承认,我感到恐惧。”

  是的,恐惧,让巴黎流泪了。然而,仅仅是这样吗?

  “这样的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和强大”。14日专程到共和国广场为死者致哀的法国司机埃迪告诉记者,“那些恐怖分子什么都不是,他们只是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混蛋,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犯罪”。

  他说,如果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又恰巧开车经过,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避难者拉进车里,帮助他们逃离危险。

  在网络上,埃迪的成千上万名同胞发起一个名为“打开大门”的运动。人们自发地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以帮助那些可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需要寻求庇护的人。一场悲惨的恐袭,让热爱争论、追求自由的法国人空前地自发团结起来。人们用行动发出有力的呐喊:没有什么灾难可以吓倒我们!

  就在“小柬埔寨”餐厅对面,一个常设的献血站的门口自早晨7点钟起已排起自发献血的队伍。从早晨到中午,队伍越来越长,从年轻女子到中年男士,不同肤色、不同族群的人,前来为伤者献血的人络绎不绝。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