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5年12月下
人民网>>传媒>>正文

无意中我采访了一群外国人

蒋剑翔

2015年12月08日13:1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本文系《西部学刊》供稿】

编者按:

下面是一位地市报的记者随笔,虽然时过几年但其价值并未沉寂。它告诉我们,记者的新闻敏感何其重要,有新闻敏感就有新闻发现,有价值新闻就不会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位接触外宾不多的地市报记者,“采访外国朋友,切不要有任何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心态好采访就会好;机会都是靠创造的,记者采访无禁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

做了20多年记者,尽管我在采访中见过不少外国人,也报道过一些外国人,但实话实说,正儿八经采访外国人,我还没有尝试过。在地方党报工作,采访外国人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这方面的报道一年到头在地方报纸的版面上也难以找到,这在当下开放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然而2011年,喜从天降,未经任何有关部门安排,不经意间我却有幸面对面地采访了一次外国人,且不是一个外国人,也不是两个外国人,而是一群外国人。

44位不同肤色的国际能源官员来到永州

事情实在来得太突然,几乎措手不及。2011年国家商务部在湖南举办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研修班,2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8月27日,44位不同肤色的国际能源官员在培训中心的安排下,乘车来到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这在永州企业可是破天荒头一回。

恒远公司是我国生产大中型水力发电设备的10大专业厂家之一,为湖南省水电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其自主研制的轴流式、混流式、冲击式、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备,以结构合理、噪音低、出力足、运行安全可靠、售后服务完善等特点,享誉中外市场。近年来恒远公司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对外战略,水力发电设备陆续出口到美国、法国、巴西、加拿大、马达加斯加、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尼泊尔,尤其还有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且出口的国家逐年在增加。恒远公司因此成为永州市乃至湖南省外商、外宾、外事接待活动最多的企业之一,董事长郭远军更是被媒体誉为“闯荡东盟第一人”和“一个服务世界的企业家”。

恒远公司是我刚刚建立的“新闻基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机会接近这些外国人。

主动出击采访,听听世界的声音

国际能源官员来到恒远,走进车间,看机械,看设备,看产品,听董事长郭远军的讲解,一切都觉得是那么新奇、那么有趣。他们中的一些国家,就是恒远公司的用户,或是潜在用户,今天能有机会走进这个公司,他们也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些人竟主动找记者拍照留念。

就在为他们拍照的同时,一个大胆的念头忽然在我脑子里蹦了出来:何不主动出击采访他们,听听他们对恒远产品、对能源开发的看法和评价,听听世界的声音,为“中国奇迹”、“永州制造”来一点正能量。

说干就干,我现场拉住一位女孩——公司销售部的英语高材生,请她帮忙做翻译。这位女孩很热情,也很自信,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我们俩来不及做更多的沟通,我只是把我的想法简单地跟她交待了几句,她点点头,采访就开始了。采访的地点,就在车间、在参观途中,逮着谁就采访谁,想怎样问就怎样问,一种完全随机、完全任性的采访。

第一个被采访的对象叫阿巴斯·莫森·哈菲斯,巴基斯坦AJK水电集团副主任,一脸浓密的短胡须,粗黑的眉毛,高高的个子。巴基斯坦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哈菲斯先生在参观恒远公司的几个车间后,竖起大拇指,连声对记者说:“OK!很好!太好了!”他想多看几个地方,不愿停下匆匆的脚步。

南非能源部助理经理莫特史瓦奈迪·桑德拉·波图麦乐女士和能源官斯拉萨·玛莎·史高欧发索女士,俩人一高一矮,总是挤在参观队伍的最前列,特别认真。波图麦乐在接受采访时说,水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水力发电对环境冲击较小,是当前世界电力发展的方向。中国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和设备,值得南非学习。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未回答,我以为她未听懂,再问,她却笑着说:“我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代表我的国家。”她很自豪。我报以微笑,肃然起敬。

巴瑞·微洁雅·露持米女士是毛里求斯电力局的工程师,她说自己来自印度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当地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表示一定要把中国水能开发的经验带回去,让水力发电造福本国人民。

听说第二天上午郭远军董事长与技术人员还要作专题介绍和讲课,一位阿尔巴尼亚的能源专家高兴地对记者说:“恒远,国际大课堂,我们很是期待!”

机会靠创造,采访无禁区

只可惜时间真的太紧张、太仓促了,边参观边采访,还要借助翻译,采访和交流实在无法深入。匆匆忙忙采访了十多个人,有的驻足而谈,有的边走边谈,有的三言两语,有的就是一句话。机声隆隆,人多噪杂,采访确实有些不容易。但短短的参观空隙的随机采访、即兴采访,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采访外国朋友,切不要有任何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心态好采访就会好;机会都是靠创造的,记者采访无禁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

无意中采访了一群外国人,我高兴了好一阵子。晚上我打开采访本,以阿尔巴尼亚能源专家的话作为题目,很快在永州日报头版推出了一篇颇有特色的新闻特写——《恒远,国际大课堂》,稿件获得了读者的好评。这次采访,无疑为我的记者生涯添上了新的一笔,同时也为我以后采访外国人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作者系湖南永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