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西部学刊》供稿】
作为一个贴近基层又能持续多年的专栏,陕西日报的“回乡见闻”无疑是办得很好的,刊发了许多真实具体、有血有肉、在场在位、词思俱佳,能聚拢群众目光的好文章。对它们条分缕析、尽述其美的文字已经不少了,我这里只想说说这个专栏之外的有关新闻规律的几点个人思考。
一、怎样进一步增強党报的公信力?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各类都市报、社会文化类报纸充斥市场、大行其道,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在争夺着群众眼球,挤占着舆论的空间。怎样才能使党报聚拢更多的读者,使我们的宣传更有实效呢?或者说,现在我们党报的优势在哪里呢?通常的回答是:我们依靠的是党报的公信力。所谓公信力的内涵,从字面上看,就是让公众相信的一种舆论掌控力。党报拥有党和政府代言者的地位、素有严谨准确的文本风格、编采队伍素质较高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其公信力的构成要素。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党报应该更加全面地、准确地、喜忧皆备地报道现实情况,向读者提供准确的 “拟态真实”。所谓“拟态真实”,就是新闻媒体天天报道的那些事实信息,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虚拟的社会情景状态。这种拟态情景 提供得越全面真实,与读者身边所见、所知、所感越接近,读者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就会越强,媒体的公信力也就越高。反之,如果报道和读者所见、所知、所感距离甚远,空洞、官样化、远离实际,只报喜不报忧,那么读者就会在心理上疏离这个媒体。所谓的公信力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术语。这也就是说,只有客观、全面、“两点论”式地报道现实,提供准确的“拟态真实”图景,才是我们报纸“公信力”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党报应对各种媒体竞争的重要法宝。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鲜明地、适度地摆出问题,正是我们有自信、有力量的表现。
“回乡见闻”这个专栏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共鸣,就在于它真切、实在地反映了我们现阶段社会的 “拟态真实”,既生动报道了农村基层的喜人变化,又实实在在地摆出了许多存在的问题,是贴近的、聚焦清晰的、“两点论”式的社会图景,不是那种居高临下、隔着一层的、官话套话的报道,它和人民群众所知、所见、所感的社会现实情况“契合度”很高。因而,通过这样的报道,人们对党报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也在同步提高,无形中也就增强了党报的“公信力” ,为党报在媒体竞争中加了分!可惜,现在报端这样的文章还是太少了。一些党报把“正面报道为主”变成了“正面报道唯一”,群众从报上看不到像“回乡见闻”这样喜忧并存、真切实在的报道,实际上也是违背了当前多元并存的现实辩证法,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肯定会下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回乡见闻”这个并不算很大的专栏,的确是一个能够提高党报公信力的样本。
当然,这个专栏只是春节之后的一个阶段性专栏,如果能把它推广开来,把节日回乡见闻扩展为长年的回乡见闻、底层见闻、一线见闻,那岂不是更好?人们相信,只要党报上这种“接地气”的、反映真实情况的文章越来越多,那种空洞概括、套话成堆的工作报道越来越少,党报的公信力就会进一步增强,与新媒体的竞争后劲也会越来越足。
二、怎样增强党报的“贴近性”?
党中央反复强调,党报要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在实际生活中,“机关报机关办,机关发行机关看,少数群众瞅一眼,多数群众都不看”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选稿用稿的方式和内容与群众不大贴近,报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报道,都是在围绕着工作动态转圈圈,真正切入底层生活、涉及百姓过日子的内容太少。有时翻开党报二版浏览地方新闻,几乎青一色的都是各地、市、县、区、部局,贯彻落实什么部署、出现什么进展的工作动态消息,很少能看到百姓身边的活色生香的生活状况。老百姓总觉得,你们登的这些充满政治术语的、笼统的工作动态稿件,和他们之间“隔了一层”,“关系不大”,就没有兴趣去看。许多工作消息其实只是“谁家写谁家才看”的“安慰性信息”,有的甚至只是给个别单位展示局部“政绩”,而并无多少宏观传播价值的“低效信息块”。人们说这种版面是“工作简报挤成堆,百姓生活久相违”,天天如此,长期如此,导致我们的党报和一般群众的贴近程度越来越弱。
“回乡见闻”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它篇篇都和底层百姓身边的生活相关,它写工作也是透过百姓生活的折射去写工作,去反映政策落实的得失,而不是用那种空泛笼统的政治术语去概述工作。因此它就有了较强的贴近性,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像《山姑娘,想说爱你不容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民心看反腐》等篇,都是巧妙地将工作寓于日常生活中去写,自然和老百姓就有了贴近性。应该说,“回乡见闻”就是我们增强党报贴近性的一个样本。
报纸是大众新闻纸,不是机关工作简报,应该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不应让新闻版远离基层社会生活,塞满各种工作动态消息,那样必将会出现信息传播中的 “边际效应”。所谓“边际效应”是信息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信息的供应量并非越多越好,当大众并无多少兴趣的信息供应过量,重复太多时,其传播效果反而会大大下降,引起人们的反感,出现“油多反而坏菜”的情况,其结果只能让受众更加远离这种传播载体。
减少空泛、笼统的工作动态稿件,增加鲜活生动的底层社会生活内容,善于透过生活的折射去写工作,这就是“回乡见闻”带给我们的启示。这是增强党报贴近性的重要一招。党报当然不能靠那些猎奇搜怪、低俗无聊、刺激感官的东西去赚取贴近性,但完全可以通过贴近百姓的稿件选择,通过兼顾工作和社会生活的版面调度,去落实“三贴近”,聚拢更多百姓的目光,使我们的宣传更有实效。
三、“改文风”应向报外作者学点什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中央反复强调而我们并未完成好的一堂课。“改文风”应当改些什么?当然,要改掉那种脱离群众、佶屈聱牙、故作高深的文字,改掉那些华而不实、耸动听闻、生编硬造的网语网言,回归新闻语言通俗、准确、精练、生动的本真状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摆脱那种多年以来形成的官话、套话、文牍味、八股腔的影响。“回乡见闻”的作者们,虽然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但他们的文字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有真意,去粉饰,不卖弄,简练明白,朴素生动,实实在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多数都摆脱了那种“穿靴戴帽”、卖弄文件术语的机关话语系统的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回乡见闻”的文本构建方式也很有特点。也许是回乡亲历这种形式所决定,也许这些作者本人并未意识到,他们其实是采取了“体验式报道”的表达方式。作者处处把自己融入文章之中,近距离地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说服力,这比那些居高临下的、依靠二手资料抽象概括写成的报道,不知好了多少倍,同样值得我们专业记者学习和效法。现在,文学界有所谓“在场主义”的说法,如果在新闻采写上,我们多一些这样“在场”的体验式写作,那么,党报的文风和感染力,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改文风,既有语言要素、遣词造句的改进,也有观察视角、表达视角的改进。“回乡见闻”作者们并非刻意为之的实践,给我们上了朴素而生动的一课。
(作者系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报刊审读员,陕西省传播学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