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热、鲜肉热、真人秀热”的包围之下,国产剧未来的走向和出路在哪儿?这样的困惑存在于很多行业人心中。在昨日开幕的“2015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以下简称“深交会”)上,尤小刚就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在他看来,如今的电视剧环境下,日子不是太好过,但也不是太难过。
面对大IP莫头晕
对于“大IP”、“小鲜肉”这两大2015年度电视剧最热词语,尤小刚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他以前段时间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的“IP至上论”为例(徐远翔称阿里影业今后将不再请专业编剧,而是会召集网络写手用“杀人游戏”的方式择优选用),不同于诸多编剧激烈的口诛笔伐,尤小刚的观点更显中立,“其实我觉得有人把话说出来是挺好的,他是这么想的他就这么说了,受得了你听着,受不了你也听着。但是坦率地讲,确实他忘了一点,那就是文化创作永远不能用做比萨的办法来做。它一定是反映生活、反映人,反映你对这个时代,对这个历史的认识,所以它不是简单地靠几个网吧的吧主玩‘杀人游戏’就可以把剧本搞出来的。在那个座谈会上,徐先生的发言,是我们去年一年热衷IP,把IP放大到了一个不恰当的程度以后的一个终极性反应。这下把这个炸药给点炸了,创作者受不了了,觉得人格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其实是职业人格受到了很大侮辱,因此反驳。”
在尤小刚看来,徐远翔说归说,但做起来根本行不通,“你不信让他试试,阿里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代替人对生活的认识,这是不可能的。机器人可以帮你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但是它不可能帮你生孩子,所以这就是基本道理。”尤小刚透露,明年的所谓“大IP”依然很多,渲染的也很厉害,他奉劝大家不要头晕,稍微要给自己留有一些余地,拿不准的不妨看一看,因为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不是产量问题,关键是内容质量问题。
启用小鲜肉要理性
至于“小鲜肉”,尤小刚认为影视圈有新人出来是好事儿,但“小鲜肉”的人气和演技是没法画等号的。“‘小鲜肉’这个事情要这么看,好多明星大腕都去做明星真人秀了,所以有些新人的起用速度就变得快起来了。新人起用速度快起来以后,也就带来了对表演上的外向化的追求。严格说起来,太深入的作品你要让他去刻画,恐怕是有一定困难的。”于是,“小鲜肉”霸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剧从外部的表现形式上来讲,是高亮度、大反差、强饱和,直线式的快叙事,打怪升级式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方法。”
对于“历史正剧今年急剧退场、社会生活剧关注度正在下降、演技派似乎已经退出了表演现场”的说法,尤小刚不完全认同。不过记者在今年的多次采访中,都听到多位制片人抱怨“在敲定演员的档期上,电视剧不得不让位真人秀”。比如今年凭借《花千骨》走红的马可,7月份因为要参与央视的一档真人秀拍摄,于是不得不延后一个月进驻某部新剧的剧组。在昨日的开幕式上,尤小刚对真人秀热过电视剧的强势碾压也发表了看法,“一大批的明星真人秀,演员的价格也没降下来,反倒升上去了,还有很多演员已经自己把自己做成了老板。严格说起来,下一步恐怕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上所花费的精力会超过他们在电视剧制作上花费的精力。”
针对今年的整个电视剧行业,尤小刚的总结是处在转型期,日子不是太好过,但是也不是太难过,“一部分有钱的想着钱怎么再生钱,怎么扩大生产、怎么开拓市场,这是费脑筋的事情,还有大部分人钱不多,就慢慢做慢慢看,今年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记者 冯遐)
■新闻链接
在昨日的“深交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开幕式上讲话,提出电视剧创作的几点建议,引起业内重视和广泛讨论。其中包括:
1、电视剧的正确导向——导向绝不放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书写;
2、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性的真善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建立健全综合考量机制,科学完善收视率,打击收视率造假;
4、制作公司生产不唯数量论,对于项目社会差评多的机构不颁发甲种证;
5、巩固并完善制播分离机制;
6、打造一批品牌企业,使之成为百年老店;
7、建立购剧监督机制,透明交易市场,杜绝腐败;
8、依法保护制作方版权;
9、拓展新媒体发展,完善新媒体生存环境;
10、加强国际传播与合作,电视剧便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接受,加快电视剧走出去,提升中国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