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互联网+"时代 能否让电视剧创作与批评有效对接

2015年12月21日07:27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互联网平台能否让创作与批评有效对接

网络影评杂志《虹膜》封面。资料图片

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批评与文学批评、戏剧批评、电影批评等批评形态一样,在剧烈变化的环境里处于焦虑状态。随着网络批评的多级裂变式传播效应的显现,电视剧网络批评在剧迷追剧、宣传发行方对新剧推介的合力发酵下,形成了强效舆论力量,为让新剧进入人们的视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剧的网络批评常借用由明星、导演、知名编剧所凝聚起来的数以万计的粉丝平台,发布创作者对作品的反思、观众对文本的分析等“深度”文章,批评主体的多样化和大众性使网络批评与职业批评、专业批评的界限不甚清晰。

尽管今天对网络批评的特点、操作机制、影响作用、效果意义还需深入考察,谨慎给予结论,但毋庸置疑的是,电视剧的网络批评是将创作和观众两头衔接起来的重要平台。批评的价值正是在于这种中介桥梁作用。“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批评如何进行价值重构,从而更好地维系创作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值得深思。

缺乏热衷于艺术审美的批评群体

理论研究和批评是两个层次上的概念。批评是理性和激情交融的评判。艺术理论的研究,需要与创作现场保持必要的距离,以理性客观的眼光聚焦一段时间里的创作现象,做出更有深度的归纳总结。常常研究的着眼点不在作品,而是更关注阐释方法和范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批评需要批评家始终贴近当下创作实际,敏锐发现新人新作,捕捉新现象新观念,及时给予分析评价,以专业眼光引导鉴赏,使一些精品走进艺术史成为经典,为更广泛的观众所接受与欣赏。

从研讨会或杂志报纸的批评文章中我们发现,某些批评家无暇观看海量电视剧,所以无法使尚未完全敞开的电视剧作品的意义得到令人信服的开发增值,由于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做基础,缺乏足够的敏锐和积淀,只能说一些套话和空话。如果批评的功能瘫痪,没有了文本的追踪,由于文本在时间长河中是静止、完成时态的,而不是动态、不断丰富的,那么无论多么优秀的电视剧想要“经典化”都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文本细读已经成了当今电视剧批评的软肋之一。这方面电影独立影评人的群体效应值得借鉴。诸如以迷影网和《虹膜》电子杂志为中心的一群资深影迷,起家于网络影评,已形成可辨识的风貌和稳定的群体。他们的文章包含着良好的趣味、丰富的知识、优秀的艺术感受力和极大的阅片量,是在浸淫电影史与良好美学修养的基础上,向受众提供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与偏好。他们对于网络、报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有较深理解,因此批评意见虽然犀利,戳中核心,但也理由充分,具有理性和控制力。电视剧批评领域正缺少这种具有知识储备和领悟阐释能力,在网络上参与组织、影响舆论的高素质剧迷,缺乏既在电视剧领域内部,又与制作圈和宣传发行系统保持一定距离的批评群体,究其根本是缺乏热衷电视剧艺术审美的观众。

警惕沦为被商业绑架的创作附庸

“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批评受制于政治、资本、人情等,特别是被商业绑架成为产品的营销手段。这种商业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在电视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在于电视剧所带来的收视率和利润。在这个意义上,批评失去了独立性以及电视剧艺术本体的针对性,单纯成为一种炒作手段,导致公信力一落千丈。

近日,在题为“原创和IP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与会者形成“原创派”“IP派”和“捕鱼派”三方阵营,争论激烈。会后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的发言在编剧圈里转发,更是引发众人的集体声讨。这场交锋,表面上是行业间尊重的问题,背后其实是从业者对互联网公司重新洗牌影视行业后价值判断发生巨变的担忧。一部分以互联网思维进入影视产业的人以为掌握了IP和大数据,就掌握了“群众基础”,就掌握了一切,对此业内不信邪的大有人在,但是暗自焦虑、已经转舵的人也不乏其数。电视剧的创作常态发生改变,导演、编剧等职业作者的原创力量被打上小众标签,变得没有市场,而匠人通过把别人的故事创意打造成合格成品来赚钱,好像成为行业主流。这种为IP疯狂的创作,追求的是人气,而不是影视本体的东西,更不是艺术高端的东西。批评要警惕沦为这种生产格局下的创作附庸,从而丧失了立场。

呼唤有趣味又有深度的批评文章

批评的文体也有自身的独立性。批评处于创作与研究之间,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批评文体鲜明的特色,批评更富有审美的感性特色。但有些批评家对批评与研究的文体区分不甚了然,用研究的方式写批评文章,使人们失去阅读兴趣。这不仅是文字表述的形式问题,从根本上是思维呈现方式的问题。批评家要始终保持对作品形象、情感、意象、意蕴的敏锐感受,坚守以艺术审美感受为出发点,以形象灵动的文字呈现出来,才是好的批评文章。

趣味的批评与逻辑周密、开掘深入的说理并不矛盾。好的批评能深藏理论、关注现实、看法犀利、击其要害,它天然具有文化讨论的雅致气息,高低俯仰皆成品位的艺术气度。倡导一种趣味的电视剧批评,批评家要放下过重的理论包袱,从过于“学术化”的话语体系中出来,始终把大众作为潜在读者。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一部作品是否给予批评家审美体验,应该是决定其下笔写批评文章的根本前提。最为要不得的批评是套用理论把艺术性稀薄的作品吹得天花乱坠,这是消解批评公信力的糟糕做法。

有趣味的批评不绕圈子,指向问题所在,而不是故作高深的鸿篇大论。就像是坐在软椅里聊天般有趣,充满闲适之气和幽默机智。有些随笔性的剧评带有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有的触景生情,缅怀往事,有的意气风发,思如泉涌,使我们阅读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忧愁、欢喜、悲叹和感慨。这种突出个人主观色彩的话语方式,在网络批评中更为多见,已形成一种单刀直入、富有个性、意趣盎然的格调。

(李瑾 作者为中国电影出版社副编审)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