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全媒体”就是把记者稿扔给微博、微信吗?

刘 颖

2015年12月29日13:4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全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记者还要掌握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思维,最好能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创作出让人喜闻乐见的产品。文字素养、产品思维、营销手段……记者越来越像一个多面手。也有人认为,记者就是要写好稿件,媒体需要的是能进行全方位报道的团队,而不是一个记者掌握所有的本领。本期茶座,请媒体一线采编人员聊聊心目中全媒体时代的记者。

在当下,记者或许是所有职业中最为焦虑和浮躁的群体之一。随着媒体转型步子加快,记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不少人说,除了最基本的写稿功底,记者最好还要拍得了图、剪得了视频、写得了段子,这样才算是向全媒体记者转型。但也有人觉得,时间如果都花在全媒体上了,记者哪还能静下心来做出专业、深度、精致的稿子?

以前我们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如今,我们要把快速、广泛、巨量的新闻给网媒,而把精品、本土和专业的内容留给报纸,报纸要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阅读内容。

如今,移动端已经替代报纸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要让新闻在第一时间抵达读者,原先为单一报纸端提供内容的传统媒体记者,则必须学会使用多种工具和展示手段,做到一次生产,多元发布,形成较为理想的报道链条:第一时间利用官方微博展示新闻现场,并随时更新;再发回最新图文消息稿,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最后形成深度新闻稿,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刊载。如果没有这种转型意识,其结果或许就是在重大新闻事件的即时传播中缺位,失去对热点的引领和掌控能力。

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部分记者积极向新媒体提供内容,但认为全媒体只是简单的图片、音视频和多平台发布,提供给报纸和新媒体的内容基本无异。

全媒体的核心内涵之一在于了解用户,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同一条新闻在不同的传播载体上需要以不同的形态呈现。从新媒体平台后台的阅读量和流量数据中可以看出,报纸评价体系下的优秀稿件在新媒体上不受关注的情况比比皆是。记者需要了解不同介质用户的阅读习惯与需求,提供的新闻素材要符合不同传播平台的发布标准,使之能为不同平台的编辑所用。比如突发性事件中,除了最基本的文字,还需要更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与视频;高大上的时政新闻里,要找到与普通用户相关联的切入口并用接地气的方式对新闻进行解读;枯燥的政策条例和数据新闻,要利用图表、Html5等可视化手段抽丝剥茧,让用户一目了然。但就目前来看,一些记者的全媒体实践还停留在单纯一稿多投的阶段。

记者的精力是有限的。笔者曾请教一线记者,提供给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可否换一种呈现方式?记者无奈称,不是不想,而是因为采访节奏本来就快,加上截稿时间的压力,实在是分身乏术。

所以,“全媒体记者团”或许是更容易被接受的操作方式。在重大的新闻采访中,应该强化全媒体记者的群体观念,文字(包括报纸端和新媒体端)、摄影、视频等各类型的记者编辑逐一到位,合理分工,一支队伍合力作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全媒体融合。而在常态性的采访中,新闻单位受经营成本的限制,记者要兼顾多种形态的新闻的采集。优秀的全媒体记者既要能在团队作战中将细分专业发挥到极致,也要有关键时刻自如切换工种的能力储备。这对记者的工作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直以来,良好的学习能力是记者的必备素质。尤其在媒体转型的当下,变则通,不变则壅。不断紧跟技术进步,提升自己的复合能力,记者这一职业才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刘 颖: 羊城晚报移动采编工作室编辑)

【本文系《青年记者》供稿】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