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采访路上

李雪昆 白雪

2015年12月29日10: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最美的风景永远在采访路上

  ■编者按

  12月20日~26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价值观的故事”巡讲团兵分三路,分赴北京、天津、河北、吉林、江苏、安徽、湖北、重庆、云南、甘肃等10个省(区、市),为当地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作巡回报告。他们自己的故事充分展现出优秀记者所具备的品格,他们笔下的故事更展现了熠熠生辉的社会正能量。

  他们的行动告诉业界,媒体的担当就是广泛倾听、凝聚共识,引导人们积极向前。记者的责任就是保持定力,对话时代,服务人民。新闻的价值就是瞭望社会,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实,传递温暖。只有牢记责任,才能勇于担当;只有胸怀价值,才能把握方向。

  资料图片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并不缺少故事,而是缺少会讲故事的人。记者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用他们的双手记录事实,用他们的双脚寻找新闻,用他们的声音为最需要帮助的人发声。

  “越是陌生领域,越需要我们”

  记者常常作为一个旁观者,听着他人的诉说,写着别人的故事。若没有过感同身受,又怎会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记者陈妺,亲历了申办冬奥会成功的激动时刻,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出发到崇礼的接力跑中,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从夏奥会到冬奥会的距离。“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怎么能不激动呢!2008年,我是中国体育的见证者、旁观者,现在我不仅继续记录着体育的历史,还成了一名参与者。”陈妺在演讲中回顾着当时的情景,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两年前,为了更好地报道全民健身,陈妺开始练习马拉松,成为全国第一个拿着话筒到赛道上,跑着采访马拉松的体育记者。“我是记者,也是跑者,我更懂得他们的故事。”陈妺在演讲中说道。

  为了真实反映殡葬行业的情况,《潇湘晨报》记者储文静在殡仪馆进行了长达9天的体验采访。其间,她与尸体近距离接触,亲自为一位死者装殓,切身感受殡葬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体验和记录,是记者的天职。越是陌生的领域,越是不被理解的职业,越需要我们。”在储文静眼中,能用眼发现真善美,用笔传递正能量,是件快乐的事。

  “海上40天,我懂了大洋科考的艰辛,更懂了大洋科考的寂寞,还懂了大洋科考的美好!”经济日报社记者鲍晓倩在演讲中感叹道,作为唯一的随船记者参加中国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科考,海上40天的采访经历令她难忘。“记者,不仅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更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要成为一名好记者,需要更多这样的40天,身临其境、亲历一线;要成为一名好记者,需要怀揣热爱与理想,努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鲍晓倩的这番话,使得现场听众为之动容,赢得了阵阵掌声。

  “走乡村路,写百姓事”

  走进基层,记者感受到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贫困带来的生存危机、残疾带来的生活困难,记者把爱融进文章,用心进行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重庆日报》记者彭瑜,一直致力于关注农村。作为有8年经验的“三农”记者,彭瑜一年中有10个月在农村,这意味着平均每月要跑3个区县。她报道的63岁修路老人唐卓琼、蒲坂村4000多亩滞销的野生猕猴桃等均引起了社会关注,使农村遇到的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走乡村路,写百姓事。记者在路上,更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彭瑜用这句话结束了她的演讲,也用这句话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甘肃庆阳广播电视台记者田琦,用自己的笔和镜头报道了甘肃官亭村曹月霞姐妹,面对疾病和贫穷,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的故事,《姐妹》节目播出后,仅一周的时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就达到了2.4万余元。“我们还报送省级媒体播出,通过微博、网站不断转发,让姐妹俩的故事飞向了全国各地。”田琦在演讲中说道,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到爱心接力中,对山区孩子的报道,让他们得到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的帮助。

  在广西电视台主持人许菲看来,主持乡村公益节目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面对面捐款”的慈善栏目《第一书记》的播出,帮助了300多名贫困孩子,也让许菲体会到了媒体的力量和作为媒体人的价值。“《第一书记》已经开播快两年了,600多个日夜,我们翻山越岭,深入近百个贫困村,聚拢了上万名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筹集到近2000万元爱心帮扶资金。”许菲在演讲中一再强调,要心存善念、用善念点亮人性的坐标。

  “离别人家最近,离自己家最远”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灵魂所在。追逐新闻真相的记者是真正的勇者,因为他们敢于正视艰难险阻,乐于为之付出青春和精力。

  汤计与他报道的呼格案,可谓是寻求真相的典范。人生能有多少个9年,9年的时光,汤计为推动呼格冤案再审,先后写了9篇内部与公开报道,终于为18年的呼格冤案平反昭雪,还给了呼格吉勒图清白。“这期间,我经历了许多,有很多领导关注呼格案,有很多办案人员默默地帮助我,也有人给我设下拦路石,甚至威胁说,要把我‘抓进去’。”汤计在演讲中感触颇深,他说道:“追求真相有时是孤独的,一路走来,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你也成了他的家人,他们仿佛就是你的亲人。”

  《江西日报》摄影记者梁振堂,曾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乡间邮递员罗细英送信的经过、三对农民工夫妻骑行返乡的经历。跟踪拍摄虽然辛苦,但梁振堂也收获了许多感动。他的职业敏感让他拍了一些“不该拍”的东西,自己被殴打和围攻过,相机被砸过,储存卡被抢过,还被恐吓过。“工作28年,我走过许多的路,拍摄过许多的风景,而更多的是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最美的风景永远在采访的路上。”在梁振堂心中,好故事永远在路上。

  为了弄清陈庆霞事件的真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白宇曾“伪装”进行暗访。在报道播出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刻反思,陈庆霞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一年365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关心、关注着别人的家。”白宇在演讲中带着惭愧说道:“飞机、高铁、长途大巴带着我一次次走进别人的家,而每次离别人的家最近的时候就是离自己的家最远的时候。”

  “我是一名记者,更是一名战士”

  记者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着社会和生活,揭露过社会丑陋的一面,也报道过不少好人好事。在像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这些记者也是乐于助人的好榜样。他们的优秀品质让他们的报道更加有说服力,赢得了人心。

  苏州交通经济频率记者主持人方超,报道过44岁的苏州出租车女司机张红卫捐赠造血干细胞,挽救10岁白血病患儿的先进事迹。而方超自己也早早登记进入中华骨髓库。他在度蜜月的前一周捐献了自己的骨髓,并把报道现场搬到了病床上。他不断发回节目连线,全景反映打动员剂的情况,用深入浅出的解释,传播科学的知识和观念,化解着人们的担心和疑虑。“做好事不容易,要付出精力财力物力;当好人更不容易,也许会面对社会甚至家人的质疑。”但方超在多年的采访中感受到,有爱就会有生命的故事。

  陈南是《哈尔滨日报》的一名记者,跑了近13年的突发新闻,他曾是一位退伍战士。他在现场报道中,不顾自己安危,曾救过掉入冰窟窿里的老人,也曾在一个炼油厂发生爆炸时,穿上消防战斗服,同增援消防官兵一起冲入火场。“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不管是寒风暴雪,还是冰冷雨夜,只要有新闻,我就会勇往直前。”陈南在演讲中坚定地说:“在任何现场我是一名记者,更是一名战士,我在战斗。”

  窦迪是福建省莆田广播电视台的一名夜话主持人,每天同话筒相伴,用声音传递信息。“我希望通过面前的话筒温暖更多的生命。”窦迪在演讲中提到了被她感化的小男孩,2014年除夕前夜,窦迪在直播中接到一个男孩的电话,说要同世界告别。接到这通电话,窦迪被吓坏了,但她还是保持着镇定,一边安抚男孩的情绪,一边用微信联系消防队。10分钟后,男孩的情绪稳定了下来,消防队员也赶到了现场,局面控制住了。打消自杀念头的男孩还跑到电视台门口对窦迪说了谢谢。

  “10年来,我曾因为长期错过最佳睡眠时间而严重失眠,大把掉头发,我也曾因为春节坚守岗位许多个除夕之夜都不能和家人团聚。”但即便如此,窦迪依旧爱着新闻事业,“我还会和许许多多热爱这个职业的人一起,在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坚守。很多人都问:要一辈子做这行吗?我会说:生活有一百种可能,我选择在电波里和你相逢。”窦迪说道。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