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新媒體開啟維權新渠道【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媒體開啟維權新渠道【2】

——以“羅永浩與西門子”的微博維權事件為個案

周古月

2013年04月12日13:2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基於以上,筆者將以微博作為當下網絡媒體的代表,以近期發生在新浪微博的“羅永浩與西門子”的微博維權事件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新媒體語境下公民維權新渠道的成因,簡單設想利用微博維權可能出現問題,並對傳統媒體在網絡維權事件傳播中應扮演的角色做簡要分析。

二、 個案分析

(一) 事件回顧

2011年9月27日,牛博網創始人,老羅英語培訓創始人羅永浩在新浪微博發布了一條內容為“三年前買的西門子冰箱和洗衣機陸續都壞了,再也不買這個倒霉牌子了,電器還是日本人做的靠譜。”的微博。

這條微博隨即被多次轉發和評論,不少人提到自家的西門子冰箱和洗衣機也存在質量問題。其中關冰箱門時一旦用力便會彈開,冷藏室食物變質,冷凍室大量結霜的情況,引起了百余人共鳴。最終,這一無心之舉觸發了一場以羅永浩為代表的新浪微博用戶向西門子電器發起的維權戰,獲得了同為公眾人物的了作家馮唐,歌手左小祖咒的力挺,贏得了眾多網民的支持。

西門子工作人員與羅永浩私下進行溝通希望平息此事﹔西門子家電官方對消費者提出的質疑,不經檢測就專斷地發布了“確認不屬於質量問題”的推卸責任的答復﹔西門子家電始終不願意直面問題,採用為冰箱“加裝報警裝置”的解決方法﹔西門子家電雇用網絡水軍試圖引導網絡輿論的行為等一系列失敗的危機公關令羅永浩和新浪微博上其他西門子用戶對西門子方面的處理方式深感不滿,使得事件的關注度一再升級,傳統媒體對此也做了跟進報道。[3][4]

(二) 促成“羅永浩與西門子”微博維權的外因和內因

(1)傳統維權方式的高成本與低收效

在網絡媒體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通過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行政執法部門申訴,向法院提出起訴等方式進行維權。繁雜的投訴,申訴,起訴流程,需要消費者投入巨大的時間成本。

今年“3•15”期間,《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57.5%的人認為消費維權時間成本高,28.0%的人認為,經濟成本高是阻礙維權的重要原因[4]。高昂的經濟成本讓擔心得不償失的消費者選擇放棄對合法權益的追求。

即使排除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這兩項因素,若消費者遭遇不負責任的商家,或是相互推諉責任的相關部門,那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得不到絲毫的保護。

我國維權體系的制度缺漏和維權機構的職能缺位,最終導致了傳統維權方式的高成本與低收效,消費者隻有另謀他路來表達自身的權利訴求。

(2)新媒體提升了公共話語權

話語權不應僅僅是“一個人想說什麼話就可以說出來的權利”,我們還要關心這個人說出的話有沒有被人聽見。受眾缺位的傳播並不能算是有效的傳播,因而話語權在此處並不能算是真正得到了行使。有信息源發出信息,且有受眾接收到信息的有效傳播,才能讓話語權得到行使。

這就好比,一個人權利受到侵害的人抱怨對於某商家的不滿(一個人想說什麼話就可以說出來),作為消息源,這個人的確是發出了他所要傳達的消息。但如果沒有人聽到他的抱怨(消息的受眾的缺位),那麼這條信息的傳播鏈就是斷的。我認為,在這種斷裂的傳播鏈並沒有賦予信息的發送者任何話語權,隻有這句抱怨被人聽到,發出抱怨的人才算是得以行使話語權。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