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1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失獨”家庭報道的現狀研究【3】

——以河南省會四家主流都市報為研究樣本

雷霄

2015年01月04日13:3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四、資料分析

(一)宏觀層面顯示對“失獨”家庭的關注度上升

根據上文所統計的數據,從宏觀層面來看,省會四家媒體對“失獨”家庭的關注在近兩年呈明顯上升趨勢,具體體現在報道規模、報道形式、版面安排等三個方面。

首先,從報道規模來看,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這兩年內,省會四家媒體涉及“失獨”家庭的報道共有44篇,盡管這一數字佔全年社會新聞報道總量的比重較小,但與縱向年份的報道數量相比還是有了明顯提高:2011年以前,河南省會媒體幾乎沒有涉及“失獨”家庭這一社會現象的報道,甚至“失獨”家庭這一專有名詞,也是2010年之后才陸續出現在新聞媒體上並被納入報道領域,報道的數量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增多。與此同時,絕大多數報道的篇幅為1000-3000字,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可以看出省會新聞媒體在反映社會各方權利主體議題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從報道形式來看,省會四家媒體對“失獨”家庭的報道形式呈現多樣化,所涉及領域也越發廣泛。常見新聞體裁如簡單的消息、通訊等,到專題專版的特別策劃、專訪以及評論類的深度報道等,在44篇樣本中均有體現,大多數報道還配有漫畫、圖表等。值得一提的是,絕大部分媒體能夠主動進行原創挖掘,制作出有深度的、持續性報道。例如,2012年6月4日至8日,《河南商報》連續5天推出關注“失獨”家庭的重磅策劃報道,以“每個節日,都像清明節”為題,拉開了河南省會媒體關注“失獨”家庭這一弱勢群體的序幕。持續一周的媒體報道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省人大代表董廣安更是在兩會上建議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對“失獨”家庭發放扶助金,等等。與此同時,這一系列報道也引起了省計生委的高度重視,表示幫助解決包括“失獨”家庭在內的計生家庭養老問題是計生部門的責任所在。而論及報道領域,大部分新聞素材來自社會新聞,輔以國家政策等法規報道,內容涉及法律保障、道德倫理、社會問題等多方面,與社會熱點緊密相連。

最后,在版面安排上,省會四家都市報都在其主要版面A版刊登了相關報道,並運用各種版面語言,從標題的制作、版式的安排到圖表的運用、圖片及漫畫的搭配,都做了精心處理。一些亮點標題、言論或配圖在第一時間就吸引了讀者眼球:2012年6月4日刊登在《河南商報》A10版上的一幅說明文字為“他們有個共同名字叫‘失獨’家庭,他們封閉自己,渴望抱團取暖”的特稿配圖,2012年7月31日以特稿調查形式刊登在《大河報》A15版的標題《失獨父母:不怕死,怕老怕病》,2013年5月15日以言論形式刊登在《鄭州晚報》時評版的點評《失獨家庭更需要心靈救助》等,都是省會新聞媒體對“失獨”這一弱勢群體關注度上升的直接表現。

(二)微觀層面暴露對“失獨”家庭報道的忽視和不足

從微觀層面來看,省會媒體採編的決策層對此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對“失獨”家庭的關注也是近年來才逐步升溫,因此與其他弱勢群體、其他社會新聞報道的曝光度相比,仍處於被忽視的地位。就報道數量而言,本次研究共搜集有關樣本44篇,縱向維度看是從無到有,但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這個數字佔社會新聞和民生新聞的比重較低,並且在時間分布上呈不平均現象。具體說來,以刊登社會新聞和民生新聞為主的四家都市報每天發行近20個版面,其中有關弱勢群體的報道每天都有1-2篇見報,但針對“失獨”家庭的報道卻鮮見報端,更沒有形成細水長流的持續或重大策劃報道。以《河南商報》為例,從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涉及“失獨”家庭的報道平均每月不足1篇,《大河報》平均兩個月1篇,《鄭州晚報》和《東方今報》兩年加起來僅有15篇,且大部分報道集中在每年兩會期間等特定時段。就版式設計而言,雖然大多數報道刊登在A版“要聞”版,但具體位置常常位於版面下方或靠右。很顯然,對“失獨”群體的關注還沒有成為省會新聞媒體的自覺意識,這樣的報道頻率和規模不足以引發讀者乃至全社會的長期關注。

此外,除了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視外,媒體在報道“失獨”家庭時仍存在一些技巧上的不足。從報道傾向上看,新聞媒體在進行報道的同時會對某個社會群體形象給予無形的塑造,“失獨”群體亦不例外。樣本顯示,“失獨”群體常與“救助”“關注”等詞語相聯系,絕大多數報道在敘事過程中所設置的議程過於消極壓抑,個別悲觀色彩的詞匯出現頻繁,負面情緒較多而正面引導不足,往往給受眾造成一提起“失獨”父母就是痛苦、悲慘或需要幫扶、保障的刻板印象。從報道內容上看,針對“失獨”家庭的策劃和報道有千篇一律或雷同的內容,大部分報道是關於事件狀況的報道,較少有關於帶有背景性介紹或鏈接報道。同時,報道內容中與“失獨”家庭的互動,與讀者針對“失獨”家庭報道看法間的互動還較為欠缺。從報道手法上看,一些重要文章和策劃報道的制作還流於形式,就事論事,需要進一步的精雕細刻,如缺少一些有基本情況介紹的圖表來搭配文字等,沒有達到引發社會反響和深思的傳播效果。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