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文化題材紀錄片:中國故事,國際表達
近年來,民族歷史文化的紀錄片作品在內容表現上更加注重民族符號的深度挖掘,展現出更多的現實關照和人文情懷。這些作品通過視覺化的包裝和商業化的操作手段,抓住文化共識,利用國際化的平台推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增強了本土文化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一) 庄嚴宏大為主的紀錄風格,豐富多樣的包裝形式
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和安徽廣播電視台歷時兩年艱苦攝制和精心打磨的六集高清紀錄片《大黃山》以更加新穎獨特的視角和恢弘大氣的風格記錄了黃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觀,淋漓盡致的展現了黃山文化的魅力,打造出黃山的新品牌形象。在此之前,將黃山作為主要表現題材的紀錄片數量不在少數,為完美展現全新的黃山形象,央視紀錄頻道特別調集了國內外紀錄片界高水平的專業制作團隊參與此次的拍攝,並且還邀請到國際著名航拍團隊加盟,在國內首次使用六軸電磁調整系統航拍陀螺儀,增強了紀錄片的視覺沖擊力,滿足了觀眾更高的視覺要求,拓展了紀錄片的創作空間。系統講述楚國八百年波瀾壯闊歷史的大型高清紀錄片《楚國八百年》,以文物解讀歷史,大氣磅礡,實現了對歷史文化的多元創造。表現嶺南自然風景和民族風情的《老佛山·新天地》運用國際紀錄片的敘事風格和高品質的視聽語言,系統展現時代變遷下嶺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國際化水准拍攝本土風貌,增強了紀錄片的客觀性和認受性。《京劇·八答倉》講述了大連京劇院演員們排練和演出的過程,表現了當代藝術家對於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所做的堅守和努力,細膩動人的情節加之輝煌的聲像感染,增強了觀眾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總體來看,2014年民族歷史文化題材紀錄片以小切口展現大題材,注重內容和形式的包裝,宏大的紀錄風格中流露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
(二) 平台搭建推精品,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並驅
今年紀錄片較往年更加注重與市場的對接,為使紀錄片更好走向市場,2013年由央視紀錄頻道牽頭成立了中國紀錄片播出聯盟,有近100家省、市電視台和制作公司參加,通過聯合攝制、委托制作,國際聯合攝制的制作合作模式搭建了良好的紀錄片交流平台,完善了紀錄片自身的產業機制和經營。今年,多數地方頻道借助央視的平台,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打造出許多富有頻道特色的紀錄片,在展現紀錄片藝術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其市場價值。《大黃山》的播出也帶火了黃山的旅游事業和文化產業,讓黃山景區的游客接待率同比增長33%,為當地帶來不小的收益。由江蘇衛視打造、鳳凰視頻獨播,獻禮建國65周年的大型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將鏡頭對准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台網聯播”的全媒體營銷,利用網絡平台,實現了傳播效果的最大化,開拓了各地的旅游市場。今年播出的電視文獻紀錄片《延安延安》在獲得不錯收視后,同時也推出了同名圖書的擴容版,全面開發衍生品,使紀錄片的市場價值得以增大。除了借助國內一流平台提升紀錄片質量,推動海外平台的搭建也是今年紀錄片發展的重要內容,反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化交流的《茶葉之路》、《瓷路》利用本土化的素材,在國際范圍內有效傳播了中國聲音,增強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三、國際化題材紀錄片:打造紀錄片品牌,提升文化傳播力
為更好貫徹落實“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開創區域合作國際傳播的新局面。今年,紀錄片加大了在海外市場的營銷力度,在題材選擇、敘事手法和表達方式上採取更為國際化的制作手法,努力打造紀錄片文化品牌,實現了對於本土題材國際化的呈現。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