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注重國際合作,提升作品內涵質量和藝術水准
縱觀本年度自然探索題材紀錄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提升。在節目資源的選擇上突破了以往單一、狹隘的題材,走向更為寬闊的國際視野。視聽語言的運用上更加精致化,表現手段更為豐富多彩。為扎實推進中非影視合作工程、友鄰傳播工程,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探索頻道、法國國家電視集團聯合攝制了表現非洲大陸野生生物和風景地貌的紀錄片——《非洲》,採用高清的拍攝設備,匯聚當今空中拍攝技術的最高水准,利用超快的速度,採用縮時攝影和低光攝影等技術全面立體的展現了非洲的野生地理環境。《野性的終結》以國際巨星姚明的首次非洲之旅為主線,揭露非法象牙和犀角交易背后的殘忍真相。這部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動物星球頻道、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聯合攝制的紀錄片在保持紀錄片客觀紀實的基礎上,灌注了更多的人文內涵和精神,表現了人對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和非法交易的關注,在富有鏡頭感的影像中傳遞出獨特的文化思考。中國首部荒漠野生動物紀錄片《杰克卡特的生命》由團隊合作拍攝完成,展現了荒涼的新疆東部動物界嚴酷的生存法則——殘酷之中,又生生不息。以豐富細致的情感傳遞了寓意深刻的思想內涵,實現了對於自然探索題材紀錄片全方位的內容展現和人文領域較高層次的思考。
(二) 注重欄目品牌化建設,加強精品創作生產
2013年10月廣電總局向各大衛視下發了《關於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制和備案工作的通知》,《通知》在2014年得到了進一步的推行和落實,各大衛視播出的紀錄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加,歷史揭秘、自然探索題材的紀錄片普遍受到歡迎,並且形成相對固定的收視人群,紀錄片品牌建設化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央視十套的《探索·發現》、《地理·中國》、《自然傳奇周末系列》欄目、央視九套的《人文地理》、央視一套的《動物世界》欄目等以揭秘自然界奧秘、構建人與自然生態平衡為主旨,播放了大量自然探索題材的紀錄片,雖然當今觀眾進一步流失到移動媒體,但自然探索題材紀錄片以電視欄目的形式打造品牌,培育了受眾的收視習慣,一定程度提高了觀眾的忠實度。在表現形式上,自然探索題材紀錄片除了通過電視欄目的形式呈現,也進行了大量的精品創作。探究渭河文明的《探秘渭河源》,對昆虫習性和特點介紹的《昆虫的盛宴》,以及展現克什克騰風光的國內首部全景式自然紀錄片《美麗克什克騰》,都以明快的敘事節奏、豐富多彩的視聽語言、更具時尚化的紀錄片特征吸引了大批受眾,顯現出自然探索紀錄片長久的生命力。
應該看到,紀錄片作為最具文化品格影視作品,在一個紀錄片中深度挖掘作品的文化含量,是當代紀錄片人應該提升的基本素養。縱觀2014年紀錄片創作,在這個方面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題材選取的狹窄是紀錄片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最大障礙。創作上要不斷拓寬題材,一些熱點、邊緣化或者新的領域還應該引起關注。一位印度制片人認為紀錄片對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功不可沒。一位德國紀錄片人說,這個世界有許多問題,如人口問題、自然主義、種族仇殺、核武器問題、全球經濟問題、環境問題以及人們相互理解的問題都需要交流,紀錄片工作者可以很幸運地幫助人們實現。這些創作理念對於我們是很有借鑒意義的[1]。近年來中國紀錄片在講好中國故事上下了不少功夫。故事化的敘事手法在紀錄片創作中還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特別是處理好敘事中的細節紀錄、個性紀錄、典型紀錄是紀錄片達到審美層次必不可少的手段。實現紀錄片創作的突破,關鍵在於創作理念的創新。還應該看到,一些紀錄片缺乏厚重的主題,缺乏尖銳的思維品格,缺乏對民生問題的真正關懷,以致造成我國紀錄片缺乏思想深度和美學厚度。具體題材的選取、主題的深化、故事的結構、富有典型性的細節處理和紀錄手法的運用等都是紀錄片創作不可忽視的要素,今后我國紀錄片創作還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
注釋:
[1] 歐陽宏生:《實現紀錄片創作的可持續發展 》,《電視研究》,2002年10期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