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品選材上,小切口表現大題材
2014年國際化題材紀錄片以更為細致、多樣化的視角進行創作,有了更為明確的題材定位。內容風格上,抓住文化共識,弱化意識形態的作用,避免空洞的說教,以更為獨特和新穎的內容呈現形式發揚民族特色。相比以往,紀錄片作品中融入了更多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小切口的敘事手法塑造國家形象,並能夠以全球共性的特質走出國門。以表現中華美食為主要內容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掀起了收視狂潮,在境外售價單集達到4萬多美元,是此前國產紀錄片境外最高售價1000美元的40多倍,為打造好《舌尖上的中國》這一系列品牌,2014年央視推出了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運用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展現中國人祖祖輩輩的傳承,家鄉的味道,家庭的溫情。《舌尖2》首播力壓眾多電視節目,成為黃金檔電視節目的收視冠軍,視頻點擊量總計超過6600萬次,成功打造了品質精良的紀錄片品牌系列。繼《舌尖》系列的大熱后出現了一批以美食為切入點表現民族文化主題的紀錄片,如《味道雲南》、《行走的餐桌》、《味道中山》等,以美食炮制者的人生故事折射世間百態,從當代的審美視角出發重新解構傳統的中華文化。相比宏大的敘事風格,小切口故事化的敘事手法使紀錄片更具張力和吸引力。但因由於《舌尖》系列的火爆,部分頻道盲目跟風,紛紛以美食為表現內容,出現了不少質量不高,題材單一,表現手法過於雷同的紀錄片作品。如何立足國際,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和多樣化的表現手法提升紀錄片作品的創新力和滲透力仍是今后要面臨的重要挑戰。
(二) 表達策略上,獨特視角展現視聽語言美學價值
今年,一些直接以國際內容為表現題材的作品,以獨有的國際視野和東方視角展現世界風貌,增添了內容的新。在表達策略和藝術技巧上,引進國際先進的制作理念,借助卓越的高清攝影技術,打造一流的紀錄片精品。《魅力馬爾代夫》是央視紀錄頻道繼《魅力肯尼亞》、《魅力斯洛文尼亞》、《魅力印度尼西亞》等“魅力系列”原創紀錄片后的又一力作,以“中國視角,世界故事”為創作原則,組織了一支世界頂級的水下攝影團隊,給觀眾提供了一場美妙的視覺體驗。另外,以國際人物為表現對象的作品《絕代淑女——奧黛麗·赫本》、以宏大的國際化視角展現本土文化。表現對世界文明傳承的紀錄片《china·瓷》,運用電腦特技、三維動畫、歷史場景再現等多種表現方式增添了紀錄片的觀賞性和時尚感,提升了國際化題材紀錄片的品格,擴大了國際化題材的表現范圍。在東方衛視、紀實頻道、藝術人文以及外語頻道等多個頻道播出的中美合拍紀錄片《中國面臨的挑戰》(第2部)聚焦中國社會在迅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呈現出真實的中國形象。此片也將於2015年年初登陸美國公共電視台PBS等海外主流媒體。為獻禮中坦建交50周年拍攝的紀錄片《情系坦桑尼亞》從一個個鮮活、真實的人物事例出發展現中坦日益密切的交流與聯系,具有較強的故事感和趣味性。這類紀錄片在美學取向上,極力淡化政治功利色彩,不對所拍攝的、所觀察到的現實賦予意識形態框架﹔在審美范型上,大量運用同期聲、跟拍、長鏡頭等紀實手法,以結構的開放性、敘述的過程化、內容的多義性最大限度地表現物質現實,不停留在畫面、音樂等淺表介質層的藝術美。總體來看,今年國際化題材紀錄片以更為新穎的視角,嫻熟精到的具有美學意義的視聽語言呈現了一批藝術精品,為擴大我國廣播電視國際傳播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自然探索題材紀錄片:與國際接軌,展現人文關懷
2014年自然探索題材紀錄片更加注重國際合作,內容表達和技術運用上更加專業化,向國際一流水平靠攏。在保持原有品質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題材領域,體現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在實現文化的普及與傳承的同時,也展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