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評價政策績效
智慧評價是智慧政務服務框架的必要環節。國家政策在“最先一公裡”或者“最后一公裡”中出現各種中梗阻,與政策執行部門有關,也與政策內容與需求的不適應性有關,這就需要對政策績效進行智慧評價。智慧評價就是在全面感知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採用大數據分析評價技術對政策的執行對象、執行過程、執行效果和既定目標、社會預期、意見反饋、態度情緒等相關數據進行實時全面的動態分析,評估政策總體效果,提出調整建議。因此,智慧評價要求在傳統的定期評估、督查督辦的基礎上,動態反映政策過程和政策相對人的每項數據指標的變化情況,為政府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智慧評價與傳統的政府績效評價相比,有三大特征。第一,評估內容以公共政策的相對人的用戶體驗為主體,同時,結合各地各級公共政策執行部門的自我總結評估,兼顧政策制定、執行和用戶反饋及需求,涵蓋內容、功能和效果三個維度,重在回答政策效果“好不好”這個問題。第二,動態的評估過程,貫穿公共政策整個生命周期,實現定期評估與實時動態評估的有機結合。用戶需求和對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反映變化很快,在互聯網時代必須實時動態管理公共政策過程,實現政策制定的正向良性循環。第三,定量評估和可視化展現為主,兼顧傳統的第三方定性評估和文本報告輸出。智慧評價強調從公共政策大數據出發,用數據來說話。評估結果展現方面,除了傳統的文字報告外,多採用信息可視化的方式在手機終端、電腦或者大屏系統上進行直觀展現,提高吸引力。
智慧決策重大事項
智慧決策是智慧政務服務框架的核心。傳統的決策多是基於各個部門上報的零散數據、部分專家的建言獻策和決策者的個人經驗,定性判斷“拍腦袋”決策為主,帶有分散性、零碎性、局部性的特點。互聯網時代,各級領導迫切需要總體掌握本地區本行業的管理與服務數據,依據完整、及時的全業務客觀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統籌謀劃和調整優化,輔之以經驗直覺決策。對重大事項進行智慧決策,實現從分散決策向高效決策轉變,就是在智慧評價公共政策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識別政策改進和調整的方向,確立政策新議題和內容邏輯技巧。
智慧決策充分考慮到了不同社會群體需求的時空變化。現有數據分析表明,互聯網用戶需求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密切相關,帶有明顯的時空變化規律。在智慧政務服務框架中,整個決策分析工作都是在訪問時間和頁面空間、地理空間構成的立體時空軸內展開。分析不同社會群體用戶需求的時空變化規律,有助於幫助改進智慧決策,調整服務和管理策略。國家重大政策的決策與出台時機,需要和社會群體的需求熱點發生時空密切吻合。各項重大改革舉措和重要便民利民政策,如果和社會群體的呼聲、和群眾的生產生活規律基本一致,政策效果就會更好。脫離群眾公共需求的季節性變化特征,出台其他政策,要麼群眾漠不關心,要麼收效甚微。
智慧決策還要考慮不同社會群體需求的地域變化。各地發展水平不同,群眾關注熱點不一致,國家政策的決策需要考慮用戶需求的地域差異性和層級性。研究發現,省內網民、國內省外網民以及國外網民等不同地域網民對於同一級地方政府的基本需求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同一個地區的網民對於中央政府、省政府、地市級政府和鄉鎮政府的服務需求也是不盡相同。這就說明,各級政府的決策及其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在地域上具有明顯差異性,比如,農業大省對中央出台的農產品補貼政策高度關注,經濟發達地區對於國家稅收普惠政策則非常感興趣。
智慧決策就是在做好公共政策評價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空的網民需求特征和政策反映,不斷發現新問題,捕捉新熱點,不斷調整優化政策,實時制定出台順應民意、廣得民心的好政策。要做好智慧決策,就需要建設並用好各級政府大數據分析雲設施。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