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大眾傳媒背景下雲南少數民族地緣文化安全現狀的實証研究

郭浪棧

2015年03月31日16:1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新媒體的快速成長,國家文化安全成為了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少數民族地緣文化作為文化傳播過程中的特殊群體,在大眾傳媒背景下受到了多重沖擊。本文基於對雲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田野調查,以實証的視角分析少數民族文化存在的不安全現象,並為當地文化的發展走向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緣文化﹔文化安全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西部地區和中東部地區的聯系日益密切。以雲南為例,橋頭堡戰略的實施和滇中產業新區的建設,將雲南邊疆少數民族的社會發展納入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重要位置。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了中央國安委第一次會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將文化安全納入國家安全的十個具體內容中,再次凸顯了文化安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以雲南邊疆少數民族地緣文化安全為研究對象,結合田野調查的資料,嘗試對其地緣文化安全的現狀做出實証研究。

一、大眾傳媒背景下少數民族地緣文化的不安全因素

通過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我國在少數民族地緣文化安全方面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這些因素給少數民族地區的本土文化發展造成了一定困擾和限制,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大眾媒介的普及挑戰著少數民族的本土文化根基

媒介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眾媒介能夠使信息得到快速的傳播,對於普及知識文化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人們在使用媒介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多元文化信息,又會給本民族文化造成一定影響。

隨著電視等大眾媒體的深入普及,鏡頭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傳遞給了少數民族受眾。縱使我國有很大一部分少數民族群眾仍然居住在邊遠地區,但媒介的使用讓世界成了麥克盧漢筆下的“地球村”。很多新鮮的事物可以有效規避交通帶來的阻礙,以衛星形式傳遞著最新的信息。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信息傳播的及時性更是縮短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受眾與發達地區的距離。以服飾為例,越來越少的少數民族群眾,特別是年輕的群體,選擇本民族服飾的已十分少見。相反,大眾文化的入侵使他們更頻繁地接觸到其它民族和其它地區的文化,從而改變著本民族文化的傳統根基,服飾、語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非常明顯。

(二)少數民族地緣文化的傳承載體不斷縮減

文化傳播需要一定的介質,如一個民族的服飾文化需要特定的民族服裝加以呈現,飲食文化也承載於特定的菜品當中。但是現如今,對於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文化的依附品已經越來越少。或許客觀來說,我國部分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的大眾文化相比,的確顯得比較繁瑣。復雜的衣帽穿戴,程序冗雜的民族食譜,不夠精簡的民族儀式等,都成為了這些文化逐漸被人有意或者無意摒棄的理由。承載民族文化的介質一旦消失或者縮減,將會減少當地民眾對於本民族文化的接觸程度,造成對本民族文化的“陌生感”,從而不利於少數民族地緣文化的發展,給當地文化安全帶來極大的挑戰。或者,一些地區民族文化的“市場化”運營,也使得這些文化不再純粹,失去了最初的意義和價值。

此外,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文化依然缺乏完整的記錄體系,如居住在我國東北部的鄂溫克族,其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依賴口述傳播。整個民族的發展歷史,以及民族內部的文化內涵,都依靠老者進行逐級傳播。在這樣的文化傳播方式下,懂得本民族文化的老者似乎成為了該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由他們將已知的風俗和民族習慣進行普及。但是,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這樣能夠充當“文化傳承載體”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現在的年輕人多數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興趣學習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導致部分民族在文化傳播方面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一旦已經習得該民族文化的傳承者消失,也將給這一民族的文化保存帶來極大的損失。

(三)傳統的傳播渠道難以滿足多元文化發展的需求

在少數民族地緣文化傳播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有口述傳播,宗教儀式傳播等傳統的傳播渠道,這些傳播方式是在“群居社會”的特點下形成的。但是,在現代社會裡,尤其是對於相對年輕的少數民族群眾,這樣的傳播形式和傳播渠道並不一定能夠被廣泛接受。一方面,少數民族地緣文化的傳播渠道沒有有效考慮年輕受眾的興趣特點,還是借助強有力的文化認同進行傳播,而一旦這種文化認同感減弱或者消失的時候,這樣的傳播模式就難以繼續下去。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地緣文化相對單一的傳播渠道也很少借助政策發揮效力。例如少數民族地區年輕較小的群眾很少能夠通過課堂教學接觸到本民族文化,全國統一的教育培養模式並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統一的課程教育使得少數民族年輕受眾的本民族意識越來越薄弱,從而加劇了少數民族地緣文化的不安全因素。

現在,新興媒體承載著巨大的文化傳播功能,但是其中大眾文化佔據了主要空間,很少有少數民族利用全新的媒介和技術進行文化傳播。傳播模式和傳播渠道的單一化已難以滿足受眾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