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傳播技術的發展與高等教育變革

——以MOOC為例進行分析

蔡  騏,羅  威

2015年07月14日14:17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MOOC,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互聯網遠程教育的最新發展成果。MOOC以其開放性、互動性、社會性等特點在高等教育領域大放異彩,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的變革,為廣大學習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本文在運用傳播學“5W”模式的基礎上,對MOOC的興起及發展現狀進行探討,分析其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特點,歸納傳播技術給高等教育所帶來的革新,並提出中國MOOC發展的推進策略,以期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MOOC﹔傳播技術﹔5W模式﹔高等教育

一、傳播技術的發展與MOOC的興起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從魚雁傳書、家書抵萬金的古代,到一根網線一台電腦便能跨地區、全天候交流的今天,傳播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媒介環境學派認為,新傳播技術的出現將漸次地引起符號表達、人機交互、環境交流結構的變化,進而系統的改變一個社會的傳播生態環境和社會制度環境。[1]”

當下,傳播技術的發展已經歷了口口相傳、手寫文字、印刷、電子傳播、數字傳播這樣五個時代,而教育也因為傳播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在不同時期出現了不同的教學模式。從《荷馬史詩》式吟誦詩人的口傳到精英授課式的庠序之教,再到隨著印刷工業興盛的班級授課制,以及20世紀電視普及背景下興起的電化教育,教育的每一次變革都深深的打上了傳播技術的烙印。換言之,傳播技術的發展史也折射了教育的變革發展史,正是新傳播技術的興起與發展,帶來了人類交流與記錄方式的改變,並進而引發了教育傳播的變革。尼爾·波茲曼曾指出,傳播技術的發展引發了西方教育的“三次危機”。

在Web2.0時代,也有學者敏銳地發現,社會化網絡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給高等教育帶來了繼電化教育之后的新一輪變革,這就表現為MOOC的出現。

MOOC的英文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可直譯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亦可音譯為“慕課”。MOOC起源於已發展多年的網絡遠程教育和視頻課程,其概念形成於2008年。我們一般認為,MOOC 這一術語是由加拿大學者布賴恩·亞歷山大(Bryan Alexander)和戴夫·科米爾(Dave Cormier)正式提出的。加拿大學者喬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運用此概念開設了第一門真正意義上的慕課課程:《關聯主義學習理論和連接的知識》(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對於MOOC,目前還沒有產生特別精准的定義。斯蒂芬·唐斯認為慕課有兩大特點:一是規模巨大,二是開放與免費[2]。維基百科將其定義為“一種針對於大眾人群的在線課堂,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在線課堂。除了一些傳統的課堂元素(例如視頻、書籍、問題集)之外,MOOC通過提供交互性用戶論壇幫助學生、教師、教學助理建立一個共同團體。MOOC是遠程教育的最新發展成果。[3]”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譽為MOOC教育的“三駕馬車”。

2012年被稱為MOOC的發展元年,此后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MOOC在高等教育領域瘋狂的“攻城掠地”,幾乎是以幾何倍數迅猛地擴張。我們以Coursera為例,由斯坦福大學吳恩達(Andrew Ng)和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兩位教授創立的Coursera在線免費課程平台,2012年4月上線,4個月后學生數便突破100萬,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突破了234萬。然而回首過往,我們不難發現,新的先進的高等教育技術比比皆是,但真正普及為民眾所接受並運用的高等教育模式卻寥寥無幾。那麼,MOOC為什麼能獲得成功,這顯然需要我們深刻反思社會背景及其內在機理。

首先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在Web2.0時代社會化媒體的發展與普及。Web2.0時代是一個通過個體連接而形成的“關系時代”,今天,社會化媒體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人們的思維習慣和社會組織方式帶來了深刻的改變。正如密歇根大學前校長詹姆斯·杜德斯達特曾指出的,“信息技術對研究型大學的影響極有可能非常深刻、迅疾和具有突變性——就像它曾經而且還會繼續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及其他社會機構已經產生的巨大影響那樣。[4]”社會化思維強調運用互聯網協作模式和社會化媒體,而MOOC教育實質上就融合了多樣化的網絡協作與社會化媒體。在MOOC的教學中,老師與學生廣泛地應用社會化媒體進行互動與交流。第一,老師經常將自己的課程資料與相關視頻發布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以及YouTube等社交網站上,並以此為據點,積極地與學生進行問題討論並答疑解惑﹔第二,學生群體之間也利用如Twitter、在線論壇等社會化媒體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網絡協作與學習探討。在線論壇是MOOC學習者最為重要的交流與協作的工具。在學習中,學習者經常將問題或是學習筆記發布在論壇上,同學之間的互評為學習者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社會化媒體為MOOC的使用者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拓展了學習者的學習渠道與交流方式,也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互動熱情。MOOC的教學與交流廣泛地運用社會化媒體,所以社會化媒體的發展與普及是MOOC興起的一個重要條件。

其次是MOOC自身的特點與優勢。MOOC不僅秉承了傳統高等教育的基本精神,又以其開放性、互動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在高等教育領域大放異彩。MOOC一改傳統教育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把大眾帶到了猶如施拉姆筆下所言的“自助餐廳”中。學習者通過論壇、社會化媒體積極的進行互動交流,並根據自己的喜好與需求,自由選擇課程與學習方式。施拉姆曾提出過媒介或然率的概念,“報償的保証÷費力的程度=選擇的概率。[5]”在碎片化學習成為現實的今天,由於可以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與學習方式,MOOC無疑為大眾提供了新的便利的解決方案,這也保証了其被選概率的提升。

最后,大眾的內在需求也是MOOC興起的重要原因。現階段,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事物層出不窮,僵化滯后的大學教育體制常常不能滿足學生們掌握新知識與新技能的迫切需求。而擁有開放課程體制、先進教學方式的MOOC的出現,使人們看到了一線曙光。在如今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下,MOOC的發展極大地滿足了大眾對知識的需求。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