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水均益談家族"后方故事":我們家信奉"知識改變命運"

蔡震

2015年08月12日08:19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水均益:我們家信奉“知識改變命運”

  去年,央視主持人水均益推出了新書《益往直前》。1998年,水均益的第一本書《前沿故事》一出版,即狂銷50萬冊,17年后,水均益將此書重新修訂與續寫,再次引起讀者的濃厚興趣。昨日,水均益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談起了他家族的那些“后方故事”。

  揚子晚報:前不久,您和您的女兒還有兄弟姐妹錄制了一期節目,節目中介紹了一下您的家族,應該說是典型的書香門第,在《前沿故事》中您也提到過您的家族,在這裡能給我們再簡單地介紹一下嗎?

  水均益:對,水家可以算是書香門第,應該說正是因為我的祖輩非常重視教育才使得水家挺興旺的。其實,我的曾祖父只是蘭州當地的小手工業者,但是他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在打工中掙到了一些錢,便把我爺爺兄弟三人送到了私塾念書,他們后來學業有成。我爺爺在京城念完大學回蘭州后,分別擔任過中學校長、教育廳廳長、中央考試院委員等職務,我爺爺的兩位兄弟也都事業有成。我爺爺的八個子女除了我的小姑在“文革”被迫害致死以外,其他各位包括我的父親都是大學教授,我的堂兄弟姐妹們也在各自的領域均有建樹。總體來說,我們家信奉的是“知識改變命運”。

  揚子晚報:讀了《前沿故事》這本書,才知道您在進入央視之前在新華社干了8年,中間卻坐了近5年“冷板凳”。聽說您在失落之下,差點下海當了公關部經理?

  水均益:是的,新華社是我新聞生涯的起點。1984年,我大學畢業就進入新華社,每天都是早晨8點上班,打水、拖地、擦桌子然后就是處理稿件、看報、喝水、聊天,直到下午5點多下班。說實話,這樣的生活讓我那些關於“記者”形象的幻想和憧憬蕩然無存。不過,正是這幾年的磨難,讓我學到了一些基本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中還派上了大用場。

  我從開羅回來后的幾年,國內“下海”風盛行,我身邊的不少同事、同學紛紛“下海”做起了生意。再看看自己一成不變的工作和微薄的薪水,的確有些動搖。后來一個朋友推薦我到德國的一家公司去做公關經理,各種待遇讓我心動,然后我決定從新華社辭職。我的辭呈還沒交呢,德國公司連我的名片都印好了,然后讓我出差。我看著名片突然覺得這並不屬於我,屬於我的應該還是那激動人心的新聞事業。最終我沒有離開新華社,並且把已經寫好的辭職報告偷偷地撕了。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