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蔡尚偉>>論著點評
人民網>>傳媒>>正文

問“道”錦江春色中——四川大學【3】

蔡尚偉

2015年09月22日08:3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1953年,華西大學余下的醫牙學院與重慶大學醫學院、山東醫學院、浙江醫學院等系科合並為四川醫學院,四川人簡稱“川醫”(“川醫”非“四川省人民醫院”,這頗讓外地人混淆),1978年由四川省屬高校轉為衛生部直屬的重點醫科院校,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1998年成為首批211工程醫學類院校。作為成都僅有的一所西醫大學,不似京、滬、穗、渝等城,總有幾家分庭抗禮,而又以中國人口最多的巴蜀區域為核心服務區,“川醫”而至“華西”醫學擁有超高人氣,成都一些市民甚至認為凡帶“華西”二字的俱為華西醫科大學所辦,如華西都市報、華西集團、華西証券等等。合並之后,“華西”的金字招牌成了川大的重要財富。

而鮮為人知的是,川大在吸納之外,還哺育了很多院校。

省立重慶大學為1929年國立成都大學教授沈懋德、呂子方、吳芳吉、彭用儀等所開創,1942年川大理學院院長張洪沅出任已被撤銷而經其整理復校之重慶大學的校長,后推動重大成為國立大學。

五十年代院系大調整中,川大工學院航空工程系調往北京組建北京航空學院,后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目前世界上僅存有兩架P-61夜間戰斗機又稱“黑寡婦”,一架在美國的俄亥俄州空軍博物館,另一架在中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館。此飛機原為川大所有,也是當時國內高校唯一一架研習飛機,1952年隨川大航空工程系一並調到北京。

國立川大法學院“法律系在全國大學中頗有地位,司法院長居正曾贊謂高考成績第一”,“為考生所向往”。建國后,四川大學法學院師生400余人調往重慶參與組建西南政法學院,即后來名滿天下的西南政法大學。調入組建西政的師生中,川大人數最多,實力最強,法學歷史最為悠久,是當時組建西政學術貢獻最大的高校。

四川大學工學院1954年獨立為成都工學院,是西南地區側重建設之工學院,為當時全國八大知名工學院之一。獨立不久的成都工學院,部分專業調往天津大學、華南工學院、重慶交通學院。成都工學院后發展為成都科技大學,曾與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並列為中科院三大直屬高校,后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與四川大學合並之前的招生簡章還如此介紹:“前身為四川大學工學院”,合並之后,就很難見到這樣的表述了。

四川大學農學院獨立建校,名為四川農學院,后為四川農業大學,也是著名的211高校。化工、農產等系與兄弟院校組建四川化工學院,四川化工學院與華東化工學院一起成為新中國最早的兩所化工專業高校,后又與成都工學院合並。工學院土木系鐵路建筑部分調出,組建中南土木建筑學院。農學院的園藝、農經等系調往西南農學院,調出的教授包括著名的侯光炯院士(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理學院地理系並入南京大學、重慶大學。師范學院本科調往西南師院(現西南大學),其招牌學科教育學和心理學學科的知名人物,大多都來自當時的川大師范學院;專科調往當時的四川師院,后該校又分化為四川師院(今川師大)和南充師專(后為南充師院—四川師院—西華師大)。川大經濟系彭迪先教授做為四川財經學院籌建小組主任,領導了創建工作之后回到川大,劉詩白等一批教師隨之來到了光華園,協助創建四川財院(后為西南財經大學)。

而華西大學部分系科也參與了西南農學院、西南師范學院、四川師院、四川財經學院、四川化工學院的組建。

多少年以前,就有人說:國立四川大學譬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能新之道,吐納是其一。吐納之間,川大之內涵與外延,有“變”有“不變”。其中真諦,耐人尋味。

川大的校訓,從國立四川大學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到今日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國立氣象,仍未稍減。

川大的校歌,從國立成都大學校長張瀾所制“岷山峨峨開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聚精會神生大禹,近揆文教遠奮武。 桓桓熊熊起西土,鏘鏘鳴鳳葉東魯。和神人,歌且舞,領袖群英吾與汝”,到著名的政治學家蕭公權撰作的“星輝井絡,地雄巴蜀﹔山川秀毓,西南美煥……人盡其才,學成於志,文化啟后承先﹔由精逮博,積知為用,潤身立德希賢”,古香古色,倒也與川大貼切。今天的校歌,雖經反復斟酌,卻久久難以出台,隻有若干民間版本,倒也成了難解之迷。

川大之育人理念,從四川省城高等學堂總理胡峻制定的“仰副國家、造就通才”,到國立成都大學校長張瀾提出的“學術自由、兼容並包”和培養“社會骨干、國家棟梁”,到謝和平校長時期的“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底蘊、扎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也確是一脈相承。

幾十年前,川大就在反思“川大傳統”。或曰:可以“朴實敦厚,勤敏向學”一語表之。

“川大精神”,國立川大黃季陸校長謂為“尊師重道,養成優良的學術風氣﹔朴實敦厚,勇敢犧牲﹔自覺、自強、自治,蔚成國家大器”,盧鐵城校長《芻議大學精神與川大精神》一文可謂“川大精神”發展史上的重要文獻。現在,一般的說法是“以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風‘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為核心的川大精神”。

這些本是川大文化之核心,只是若以吃飯或就業來看,關系不大,比較務虛,被世人所看輕。或許在五百年后,這些東西才會被那時的川大人所珍視吧。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