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蔡尚偉>>論著點評
人民網>>傳媒>>正文

問“道”錦江春色中——四川大學

蔡尚偉

2015年09月22日08:3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川大的道教研究在全國甚至全球可謂名列前茅,讀書人大抵知道。但要不是查資料,可能很少人知道,川大發起並引領著中國兩千多年文化主干儒學的文獻集成《儒藏》的編撰,在佛教研究領域也影響至巨。對中國傳統文化儒、道、釋三家,川大皆有重大的貢獻。此外,川大還主編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收集漢字最多、釋義最全的漢語辭書《漢語大字典》與世界第一部《甲骨文字典》,推出了中國最大的斷代文章總匯《全宋文》……也許旁人會覺得有點奇怪,這些標志性文化工程怎麼可能由居於華西高原大山縫隙之中的川大來完成呢?實際上想想道理也簡單,正因為地處內陸,在西學東漸的浪潮中,要趨西崇新,川大相比東部不佔優勢,但守舊倒還是容易,並且“舊”的力量在川大一直頑強,雖然這裡也出現了很多新派人物,如 “隻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中國思想界的清道夫”吳虞等,但川大文史一脈素有“ “國粹堡壘”之目。抗戰時期川大中文系還被稱為“古國”,“一個精粹的最后的儒生陣容”!媒體報道川大“向重中文,尤偏經典,考試例皆文言,絕少語體,苟作文試以白話,遇夙彥碩儒,則難免棄置”。因重慶成為陪都,大量的名教授入川,作為西南最高學府的國立川大自然成為大師薈萃之地,而像葉聖陶這麼著名的現代作家,到川大來居然沒有讓他在校本部教書,而是在成人夜大教書。川大之“舊”可見一斑。在中國人缺乏文化自信的年代,舊學是保守落后的象征,常為人詬病。勢易時移,中國和平崛起,中華文化復興,舊學被尊為國學,又成顯學了。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實際上,川大的整個歷史中充滿了“中”“外”、“東”“西”、“新”“舊”的巨大矛盾張力,由於獨特的地理與歷史原因,或許可以說是同類大學中張力最大者。川大前身之一的尊經書院是張之洞於1875年創辦的,而張恰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文化主張影響中國。較嚴格意義上的川大從1896光緒皇帝敕令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發端,也頗具有象征意味。川大歷史上的“中”固然為本,而“西”與“外”實際上也並不少。高等學堂時期的外籍教師佔的比重就非常之大,外語系也曾有朱光潛、周汝昌、卞之琳、羅念生……這些燦爛星光,曾任韓國臨時政府副主席,現代韓國的主要締造者之一金尤史還做過外文系主任,只是今天的川大師生多不知道這些了。以《中西比較詩學》開局,川大比較文學在全國佔據數一數二的地位實際上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與川大交織了近百年的“華西”因是西人所創更凸現了這種“中西”張力。1910年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基督教會組織創立的西式華西協和大學似乎就是為了詮釋中國現代化中的“中西”分合關系而立的。林則,這位加拿大人1917年在華西協和大學開創了中國現代牙醫學,當年被華西的人體解剖嚇壞了而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成都市民現在堅持認為華西醫院是全中國最好的醫院並倍感自豪。這中間的文化變遷讓人感嘆。而川大皮革學科能被稱為亞洲第一,其帶頭人當選為國際皮革化學家和工藝師協會聯合會主席,追根溯源,學科的發展與西人也不無關系。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