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3期

从“仪式观”看真人秀电视节目与名人文化【5】

李  黎

2014年03月04日17:1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在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中,所有的参赛者都是通过“海选”展现了自己歌唱能力的普通人。在参与该节目之前,参赛者都属于“世俗”(profane)这个领域。从“世俗”进入“神圣”这个领域的过程,即从“普通人”转变为“名人”,所有的参赛者都经历了无数轮的比赛及面临了被淘汰的危险。然而,从涂尔干的观点出发,“神圣的”物体比“世俗的”物体拥有更高的排名,所以或许我们能够认为排名的过程就是一个区分神圣及世俗的方法。在参赛者的排名中,天赋不高且排名靠后的选手被淘汰,极少数的参赛者能够跨越“世俗”的边界进入“神圣”的领域——获得“名人”身份。

与《中国好声音》不同,《我是歌手》的所有参赛者都是资深歌手,虽然他们的名声可能随着时间逐渐消逝抑或已经从荧幕上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每一期的表演中,都会有一个由各个年龄层组成的现场观众进行投票并产生相应的排名。每两个星期,一名歌手将会被淘汰出局,新的歌手将会加入下一周的节目表演。然而,我们如何从“仪式观”的层面来了解这一现象呢?似乎不能再将这些已经具有知名度的“名人”简单的划分为“神圣”或“世俗”领域。《我是歌手》将这些“名人”安放在一个“普通人”的位置,他们的命运都是由普通的观众所决定的。或者是否能说,这个节目向人们展示了媒体在模糊“平凡人”与“非凡的人”之间界限的能力。因此,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这个现象,下文会介绍更多的仪式理论。

(二)阈限(Liminality)

涂尔干(Durkheim, E.)明确了提出整个世界能被划分为“神圣”与“世俗”两个领域。同时他指出,虽然两个领域的界限总是存在着,但是物体却能改变他们的归属领域——从一个状态逐渐转变到另一个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转变的过程强化了两种领域之间界限的存在感。然而,如何来概括“神圣”和“世俗”这两个领域间的转变过程呢?尤其是,应当如何理解真人秀电视节目中从“普通人”到“名人”这个过程的状态转变呢?

基于阿诺德?凡?根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术语“过度仪式”(rites de passage),维克多?特纳(Turner,V.)提出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概念“阈限”来概括两个仪式领域间的转变过程中[8]。“阈限”由三个阶段组成:“分离”(separation),“边界/阈限”(margin/limen)和“重新组合”(reaggregation)。如特纳所说,“分离”就是指个体/团体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单独分散的状态;“边界/阈限”则是指仪式主体从一个领域内固定的位置移动到另一个领域内;在这个阶段,仪式主体既不属于他所在的前一个领域,也不属于他即将进入的新领域;更确切的说,这时主体就像处在一个“隧道”中,正在穿越一个“象征性的领域”,因此无法确定其真正的属性。最后一个阶段“重新整合”则意味着转变的结束,仪式主体完成了他转变的过程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中。然而,仪式主体的“重新整合”并不总是意味着他比“分离”阶段获得了更高的身份地位。

特纳(Turner, V.)提出人类社会是由“社会型群落”(societas)和“团体型群落”(communitas)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连带构成的[8]。仪式的功能便是调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并将“社会型群落”与“团体型群落”结合在一起。并且,特纳认为“团体型群落”出现在“阈限”阶段。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