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6期

媒体融合时代客观报道问题探析【2】

杨雅芸

2014年06月10日13:4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客观报道中的主观倾向分析及防范

除上述客观报道的相对性之外,影响报道客观性的又一主要因素就是新闻从业者在采编过程中加入了自身的主观性因素。“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以一种隐性的态势在被阅读的过程中影响着读者的思维和判断。[3]”如果在处理和制作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遵守职业操守或职业素养欠缺,随意加入个人的意愿或判断,做出片面的定论,将会误导受众的主体判断和对事实本质的把握。

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把握这种主观倾向性,使之与客观报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新闻事业的良好发展。在具体的新闻实践当中,可以区分两种情形来判断主观倾向性问题。

第一,对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安全信息等的报道,绝不允许加入主观性倾向。对于国家制定的制度法规、重要会议决定、通过法律认定的事实、都属于相对客观的,这些新闻事实的宣传就不得加入记者的个人主观因素。

第二,对社会公德等事件的报道,可适当加入主观倾向性。例如,2008年贵州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许多出租车司机参与“绿丝带”活动,免费载乘客。记者在报道中确实加入了自己对这些出租车司机的钦佩之情,但是并没有过分宣扬。将情感应用在对事实的报道与思想的提炼中,让受众在新闻作品中自己感受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因此,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正确把握主观倾向,区别对待新闻事实,将主观倾向与客观事实很好地融合起来,才能促进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

在客观报道中,主观倾向性与新闻工作者的情感情绪、所处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采编动机、个人职业素养、媒体与受众的市场关系、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等因素紧密相关。为促进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控制主观倾向性。

(一)从主观因素入手

第一,避免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在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时,记者要避免受社会环境、主流意识、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要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一个新闻事实,尊重事物的个性特征,不要用笼统的、常规经验性去判断、报道新闻事实。

第二,避免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记者是社会信息传递者的角色,第一时间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告知受众,让受众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事。新闻记者如果被利益驱使,捏造事实或歪曲事实,一旦被揭露,将大大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给新闻媒体及记者自身造成巨大损失。

第三,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记者应当不断的学习,充实自我。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对政治要有高度的敏感、要有超出常人的理性和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事实的表象挖掘出本质,才能更全面客观的把握住新闻事实,从而传递给受众。

第四,避免一味迎合受众。媒体不能为了自身的收视率、阅读率等,而扭曲事实本来的面貌。新闻的特征就是真实与客观,如果一味迎合受众而加入主观倾向性,那会演变为新闻策划,不能达到传播事实的目的。第五、避免受主观情感的影响。由于每个记者人生经历不同、主观情感趋向不同,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个人的认知判断就会产生差异。但是新闻以真实性为行业的生命线,因此记者要跳出个人的情感与成见,以及自己的主观性鉴别,将事实“原汁原味”的展现给受众,让受众自己进行判断掌握。

(二)从外部因素加强

第一,避免受现场环境不完整的影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就是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保护,能够更客观的还原事实真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现场会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事实客观性的完整性。所以,要争取第一时间保护现场,为受众还原事实。

第二,避免受资料采集不完整的影响。要想还原事实的本真,采集相关资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对于一个事件,记者甲收集到一部分的信息进行报道,记者乙又收集到另一部分信息进行报道,这样,两家报道的内容都不是全面的,还有可能是对立的。所以在对事件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上一定要全面、完整。

第三,避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我们知道信息会随着传播的时间的延长、地域的限制等因素而逐渐失真。一件事经过十个人口耳相传,最终就会变样。新闻事实也是如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各个新闻机构之间就要利用高新联络技术,建立各个地方之间的联络站,争取最早最快获取客观的事实信息。

第四,避免受采访者受到舆论的影响。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也代表着一种舆论的采访,这样受访者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会全面真实的提供事实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在不触犯法律和道德、在相关部门授权之下进行隐性采访,使受访者不因记者的采访而改变事实原貌,从而客观再现事实。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