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

公众舆论的对峙、理性与话语暴力【4】

刘建明

2014年07月14日16:56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四、舆论声势与舆论调查的误差

在媒体上,常常看到这样的调查论断:“形成舆论强度”“造成舆论声势……”“强势意见正在转化为民意”。什么是“舆论强度”,什么又是“舆论声势”?“舆论强度”与“舆论声势”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舆论调查中如何发现和确定误差?这是舆论调查设计和撰写调查报告的关键问题。

如果对某一社会问题形成民意,无疑它是强度最大的公众舆论。当对某个问题的民意还没有形成时,数量最大的公众意见就可能是强势舆论,显露出高昂的舆论声势。舆论强度不仅包含表达意见的公众数量巨大,而且态度坚决、呼声强烈,是由“坚决同意或坚决反对、坚决赞成或极不赞成、非常满意或很不满意”之类的态度概念表达的。少数人即使态度坚定、执拗,其影响力依然微弱,不可能形成舆论声势。

舆论声势有三种规模:1.局部规模,某种意见仅在一个地区(某个县区或城市)高涨;2.膨胀性规模,舆论主体达到成年人口40%~50%的比例,在多个城市或地区出现;3.全局性规模,某种意见已接近60%的人赞成,并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流传,很快能发展为民意。大众传媒上常说的“大家认为”“群众一致呼吁”“社会反响强烈”,都属于这类声势的舆论。舆论调查捕捉、确定不同规模的众意,常常出现误差,甚至把少数人竭力喧嚣的意见误认为规模较大的众意。这类“多少颠倒”的现象,也是舆论非理性的表现,往往被大众传媒所追捧。

互联网是制造舆论声势与舆论强度最好的媒体,几千、几万人的帖子和微博发出相同的呼吁,在大众看来,似乎是全民的意见,实际对全国整个人口而言,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少数派。舆论调查或民意测验把握舆论声势的真实“个头”,借助抽样数据进行概率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它的社会影响。忽视舆论调查的科学抽样,必然放大可能出现的误差,对舆论强度与声势的评价难免偷梁换柱,把少数人的意见误认为是大众的意见。

所有舆论抽样都有误差,舆论调查机构有时利用误差制造虚假的舆论声势,媒体若忽略这类误差就会被舆论阴谋所利用。西方严肃的报纸有关民调的报道,“通常会加上一个小边样,提醒读者注意调查误差,并解释其含义。电子媒体也常在稿子里提到正负几个百分点的抽样误差。然而,媒体在承认调查结果必然带有某种不精确时,通常只用一两条注解来处理,不如报道调查内容那样显眼”。[9]这类舆论调查报道,同样让人们忽视舆论调查的误差,甚至中了少数人极端意见的圈套。在通常情况下,样本数量足够、类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调查命题客观准确易懂,才能把误差降到最低限度。

美国民意协会前任主席及全国民调评议会评议员巴德?罗普曾在十多年前警告说:“在新闻稿中只提到抽样误差这一种,会让人以为除了抽样误差外,所有调查结果都是正确无误的。这当然是不对的,也不是你该让人们产生的印象。许多民调报道现在都在稿子里指出,抽样误差只是整个调查过程中多重误差之一,其实,每一项舆论调查都受制于若干实际执行上的困难。”[10]某些人拒访而造成的误差,对舆论调查的失真具有关键作用;态度命题从哪个角度向回答者发问,可能有误导作用。罗普还强调:“许多人会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事情发表意见,在民主社会中,他们有权这么做,这些意见也可能对政治运作过程造成重要影响。然而,在报道舆论调查结果时,如果发现调查主题并非大家熟悉的事情,就要特别小心了。”[10]那些发出语言暴力的人,对谈论的事情究竟知道多少、知道的是否全面,这不仅对舆论调查及其报道,而且对他们本人都是一面镜子。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何香久.别让公务员为少数腐败者买单[N].新京报,2004-03-05.

[2]Theodore Lewis Glasser,Charles T.Salmon,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Guilford Press,1995:p37.

[3]Steffen W.Scmidt,Mark C.Shelley,Barbara A.Bardes.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Today,Wadsworth,2004:p198.

[4]Lippmann,W.Public Opinion,Greenbook Publications,LLC,2010/1922:p15.

[5]Harwood L.Childs,Public opinion:Nature,formation and role,D.Van Nostand Company,Inc,1965:p26-27.

[6]Baker,K.M.,Inven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Essays on French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172.

[7]Taylor,C.Modes of civil society.Public Culture 3(1)1990:109.

[8]Bryce,J.& Bryce,V.Modern Democracies,Kessinger Publishing,/The Maomillan Company,2004/1921:p31-40.

[9]Lavrakas,Paul J.,Holley,J.K.,Polling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verage.,Newbury Park,Sage,1991:p189.

[10]Gawlser,S.R.,Witt,G,E.A Journalist's Guide to Public Opinion Polls,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1994:p135.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