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同仁还在为是否需要和如何通过纪录片的方式来表现农民生活而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国外的同行们却以其训练有素的职业敏感和雷厉风行的职业作风抢占了先机,先后拍摄出让我们振聋发聩的反映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和丰富情感世界的纪录片,其代表作就是由日本NHK和加拿大、美国、欧洲等地的新闻工作者通力合作,利用奥运会之机所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这两个系列的纪录片,是北京奥运会前西方国家的电视媒体抓住机会,拍摄中国社会百态的纪录片,其中多处内容涉及了中国农民,反映了中国农民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在所播出的国家和中国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激流中国》是NHK(日本放送协会)制作的电视纪录片《NHK特集》的系列题目之一,共15集。2007年4月开播,每月播出一至二集,播出时间为一年,该纪录片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部分现状。《中国崛起》由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等地的新闻工作者合力制作,于2006年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播出。《中国崛起》分4个主题,分别是“奥运盛宴”(Party Games)、“走向富裕”(Getting Rich)、“民以食为天”(Food Is Heaven)、“都市寻梦”(City of Dreams),其中“都市寻梦”直接表现了中国农民在城里的生存状况。与此同时,法国导演雷蒙·德巴东也花了10年时间,摄制完成了《现代生活》等反映法国农村生活的电影纪录片,不仅获得良好的市场表现,还摘得法国电影最重要奖项之一的路易·德吕克2008年度“最佳电影奖”。而由范立欣导演的国产纪录片《归途列车》,不仅获得国内观众的广泛好评,还于2009年12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夺得最佳纪录长片奖。
这些纪录片的摄制播出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今天来反观这些纪录片,它们带给我们的思考依然是深刻的,也是全方位的。它启示我们,要拍好农民题材的纪录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题材上,要关注农民的命运起伏、悲欢离合、情感世界和农民与社会的各种联系
2012年12月6日,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发布消息,决定向全世界征集“中国农民工与城市变迁题材纪录片”,并将其主题确定为“白云有约·中国农民工与城市变迁印象”,目的是“认同农民工的贡献”、“丰满农民工形象”、“为见证农民工与城市变迁的历史,铭记农民工精神,给予新时代新的激励和憧憬”。[9]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高调鼓励拍摄农民题材的纪录片。
中国农民自古就和勤劳与辛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杜甫笔下的卖炭翁,鲁迅笔下的闰土,茅盾笔下的老通宝,他们的遭遇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命运却大体一致。正如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中所表现的那样,无论是灾荒之年还是丰收之年,农民的肚皮总是难以填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对中国农民史的真实写照。
农民是什么样子?把亿万农民的特征抽象出来综合而成的“农民形象”又是什么样子?显然,用一张脸谱来反映中国9亿多农民肯定不行,必须表现出他们的千姿百态和千变万化。况且,农民形象与历史时代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抛开历史条件和地域分划,不去表现农民命运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千差万别和他们与世界的联系,而去谈所谓的“农民形象”也是不行的。一些好的纪录片,正是抓住了农民的不同命运这个关键点,才产生了扣人心弦、摄人心魄的冲击力。如《山里的日子》全景式描绘20世纪中国农村“空巢家庭”的生活画卷,《远去的水乡》记录江南小村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变迁和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村庄的消失过程,《归途列车》中张昌华一家返家探亲所经历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等。这些纪录片正是因为真实地记录了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城里人的歧视问题,才深深地打动了观众。[10]
与农民纪录片相联系的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这些电视剧主要表现农民的生活,但一些作品为了追求通俗性和喜剧效果,以笑料贯穿全剧,未能表现出农民的压力、痛苦与追求,无法从中读懂农民、无法从中看清农村、无法进入农民的内心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价和壮烈被爱情纠葛所遮蔽,社会转型期失地农民的复杂心理被简单的乐观所冲淡,农民思想领域的现代性延滞被创业致富的口号所混淆”。[6]这种弊端在电视纪录片中也有所表现,比如《农民工司令》中的张全收就被塑造成农民工的救命恩人和保护神,“张全收每年让他们(驻马店农民工)挣的钱都在4000多万元”,农民纪录片中的这种神化手法值得警惕。
“农民是国家的根基,农民不改变,国家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主人公之一杜深忠发出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道白。[11]它提醒我们,拍摄农民形象的纪录片要着力揭示农民的命运、处境和他们与整个世界的联系,比如与传统习俗、与城市经济、与其他行业部门的联系,要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相互依存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的社会现实。比如,《井底三姐妹》中井底村中榨油是男人的活,而拉磨是女人的事。这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不可挑战。《远去的水乡》中村里老人至今仍然保持着的祭祀传统,《山里的日子》里双城村过年的杀猪乡俗,以及根据乡俗来祭祖、逛庙会、为孩子们举行婚礼等等,各种社会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加以表现。
2.在手法上,要写实白描,放慢节奏,注重细节
农村生活以节奏缓慢、时间观念差为特色,以顺其自然、悠闲自在为常态。表现农民形象的纪录片也必须体现出这种特色。要突出表现农民恬淡中的厚重,诱惑下的坚守,重压下的不屈,迷茫里的求索,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永不失落的梦。有了这种基本的生活基调,然后再表现出农村变革的激烈与农民的茫然,反映农村资源的贫乏和农民承受的不公,以及他们以变求胜的智慧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就会更让人过目不忘,心灵受到震撼。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