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电视屏幕上,有关反映中国农民形象的电视纪录片凤毛麟角,似有若无,缺乏全面系统对农民的生活境遇和社会贡献的应有记录。我国农民形象的电视表达主要以新闻、专题和影视的形式出现,在一些零星散见的纪录片中,偶尔也能见到农民的影子,但这些作品多以制作者的主观视角和形势需要来“想象”和“建构”农民形象,离“真实的农民”尚有较大距离。因此,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纪录片形式加大表现农民群体的力度,给予他们应有的媒介表达通道,是电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纪录片;农民形象;真相;想象
纵观我国电视银屏,目前尚未看到有电视台开设专门的农民纪录片频道,亦无固定成型的农民纪录片栏目。有关农民生活的报道和农民形象的传播不仅凤毛麟角、难觅踪迹,而且多是以“新闻”片、“专题”片乃至影视作品来表现的,难免存在“片段呈现”或者“艺术建构”的问题,无法展现出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偶尔播出的涉及农民形象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以拍摄者个人视角或者是为了适应某一时期的形势需要而摄制的具有浓厚“创作”色彩的艺术化了的作品,是较为典型的所谓“遵命”之作,难以表现出农民生活的“原生状态”和“本来面目”,观众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农民的真相、哪些是作者的想象,从而消解了纪录片“展现事情的原汁原味”、“达到更深入人心”[1]目的之效果。如何通过农民纪录片形式来真实地反映农民的生活现状,展现他们的生活境遇和喜怒哀乐,揭示农民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理想追求,使社会加深对农民群体的认知,是摆在我国电视媒体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
一、似有若无的农民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艺术加工,展现生活本质,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农民电视纪录片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办了涉农频道、涉农栏目和涉农节目,一个振兴三农的传媒大合唱格局初具规模。其中,尤以中央电视台农村频道《聚焦三农》、河南卫视《农村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辽宁电视台《黑土地》等影响较大,其中《聚焦三农》栏目还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第四届“纪录·中国”一等栏目,荣膺“2010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CCTV栏目”称号。从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的江苏情况来看,除江苏广电总台开办了3个广播电视“三农”节目外,13个市级台先后开办了9个、62个县级台开办了85个相关栏目。其中,以播报农事新闻、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新闻专题类节目有23个,以传播新观念、寓教于乐、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主题的谈话类、综合类、文艺类节目有13个,播出时段也基本符合农民群众对收听收看时段的诉求。[2]分析发现,这些栏目和节目,均以碎片化、动态性报道为主导,未能全面系统深入报道农民真实生活状态,未能带领观众深入农民生活的原生态环境之中,无法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农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无法和农民形成心理上的共鸣。
各级电视台在反映农民日常生活问题上何以如此淡定、超脱而没有热情呢?原因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出于对观众面的考量。数据表明,电视观众的忠实主体为城市居民,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已退休的老人,无论是上学的孩子还是远道而来的亲友,一旦进入都市环境,都习惯于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聊家常。而农村固定观众的数量有限,且收看电视节目没有规律。特别是作为农村中坚的主要劳动力,他们常年在外务工打拼,忙于赚钱,回到乡村又忙着走亲串友,联络感情,基本上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收看电视。那些花费大量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农民,差不多也都是收看反映城市居民生活内容的节目,是把城市生活当作“梦”来欣赏和追求的。以中国人民大学王琪延教授为首的生活时间分配课题组对全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城市许多人每天在电视机前度过3个多小时,而农民平均每天收看电视不足1小时[3];北京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称,北京居民看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37分钟,而农民收看电视的时间仅为1小时12分钟[4]。虽然有报道称农民收看电视人数比例达到56.2%[5],但能够连续坐在电视机前完整收看电视节目的寥寥无几,且以老人、小孩和无所事事者居多,“忙于生计”是他们无法坐下来收看电视节目享受电视文明的主要原因。
二是出于对传播效果的考虑。尽管在作家笔下农村生活是“充满生机”“丰富多彩”“幸福快乐”的,但事实上农村生活内容单一,较少变化,节奏缓慢,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农民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顶风冒雨,不分寒暑;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了无新意。作为农村中坚和承载农村希望的青年农民之间的交往,即使是令人激动、充满神秘色彩的爱情,亦表现得简单纯朴、平静安详,“故事”不多,难有波澜,很难满足电视媒体“讲故事”的要求,更不大容易拍摄出悬念迭出、包袱连连、激动人心、令人叫绝的纪录片,所以业内一般认为,拍摄农民纪录片多半是吃力不讨好,起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