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揭秘《最强大脑》"幕后黑手" 道具组预算无上限

祖薇

2015年01月21日07: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揭开《最强大脑》“幕后黑手”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学院的科学团队的李添教授透露,在迷宫初步搭建19个蜂巢时,专家顾问团的刘嘉教授带领一帮博士生进去规划路线,当时还手拿路线图,可最终一帮人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只能开锁走出。连“亲爹亲妈”都不认的蜂巢迷宫,真的有人能完成挑战吗?《最强大脑》第二季“脑力超人”全面突破了第一季“最强记忆”的范围。“为配合挑战,节目制作的道具不仅规模升级,复杂度、技术要求、制作难度、成本投入都大大增加。在选手挑战前,四个编导同时在里面按照图纸仅锁门便花了5小时。”

  “蜂巢”难倒了创始人 谁给《最强大脑》布下迷宫?

  在《最强大脑》第二期节目中,出现了第二位满分选手——最聪明的“迷宫行者”鲍橒。在赞叹鲍橒过人智慧的同时,“蜂巢迷宫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是谁设计这么变态的题目?”也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近日,迷宫背后的操控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学院的科学团队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深度采访,揭秘“史上最强道具”是怎样炼成的。

  蜂巢的设计参考了诺贝尔奖项目

  来自北师大的李添教授透露,考虑到第一季的挑战中,几乎没有纯靠空间认知的挑战项目。第二季中,幕后“最强团队”致力于创造脱离记忆的挑战项目。最初,团队的想法是打造一座前所未有的“异形迷宫”。“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参考了不少科幻大片,做了成百上千种尝试。

  随着2014年诺贝尔奖的颁发,其中获得“生理或医学奖”的Moser夫妇的研究,给了团队极大的创作灵感。“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为六边形,而大自然中的蜂巢正是六边形结构!六边形会打乱人类的判断方向,身在其中只能靠纯粹的空间感知能力摸索,这一举突破了常规迷宫的概念。”李添说,专家们决定以蜂巢结构为蓝图,打造一座巨型蜂巢迷宫。在接下来的300多天里,专家们开始逐步确立蜂巢迷宫的规模以及挑战规则,过程中画出了几千张稿子,足有大半个人高,“整个实验室就好像是一个变态迷宫展览。”

  造出来之后“亲爹亲妈”也走不通

  “想出陷阱之后就想着能否再难一点。路线确定之后就开始较真迷宫规则。从让选手先看图纸再走,到盲走迷宫,最终决定让选手走出来并复原最短路径。我们在头脑风暴中不断地修改规则,目的就是要消除所有的运气成分。”然而专家们还不“过瘾”,李添说:“如果只是复原最短路径,那么想出的所有陷阱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我们在挑战前三天突发奇想,又加入了最‘变态’的猛料——寻找指令牌。四个指令牌都完美地错开了正确路径,所以要挑战者深入死胡同和死循环。”

  李添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小花絮,“别说观众看不懂了,雏形出来的时候连我们都没能走得出来。”在迷宫初步搭建19个蜂巢时,专家顾问团的刘嘉教授带领了一帮博士生进去规划路线,当时还拿着路线图,最终一帮人晕头转向,也不知身处何处,只能开锁走出。连‘亲爹亲妈’都不认的蜂巢迷宫,真的有人能完成挑战吗?团队专家们既期待又担忧。”

  其实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挺心疼选手的,但我们就是要亿里挑一。“在最终方案确定后,科学团队预想的完成时间保守估计是10个小时,而挑战过程中,鲍橒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淡定和超凡的空间感知能力,最终只用了四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挑战。”

  蜂巢迷宫还能难上加难

  “其实蜂巢迷宫还是没有做到极致。”李添解释道:“蜂巢的数量和路线的复杂度都可以再提升。现今的蜂巢迷宫仅由127个小蜂巢组成,最难的陷阱走进去也只有四步到头。陷阱的步数还可以无限量地再加大,每多增加一步都会给整个迷宫创造了新的可能,这就需要选手不断地从自己的记忆里删除之前的错误的路线,对大脑的使用率会更高,难度就更大了。”

  “难是无止境的,重要的是能否能有人来挑战。”科学团队表示,“如果非要纠结于项目的难度,我们可以创造出难于登天的挑战项目,但是见证难题不断地被攻克的瞬间,才是出题人最大的乐趣。如果鲍橒或者其他的牛人想再次挑战极限,我们随时愿意效劳。”文/本报记者 祖薇

  “神一般的道具组”露出真面目 谁给《最强大脑》打造幻境?

  第一季《最强大脑》中5000个魔方组成的魔方墙、101只斑点狗、90米高的巨型攀岩墙等,至今都让观众们记忆犹新。而第二季才播三期,3D头骨、广场舞大妈、蜂巢迷宫、幻立方……“最强道具”频频现身,网友们纷纷表示:“《最强大脑》又开外挂,这样也可以?!”、“果然是‘神之道具’!”近日,记者独家采访《最强大脑》道具呈现组负责人。

  “道具组的预算是没有上限的”

  《最强大脑》第二季“脑力超人”全面突破了第一季“最强记忆”的范围。“狮吼神功”、“辨骨识人”、“捕风捉影”超人们的神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为配合挑战,节目制作的道具不仅规模升级,复杂度、技术要求、制作难度、成本投入都大大增加,如为了配合挑战专门设计了大型迷宫,由专家团队全程设计、打造。 迷宫内设计大量干扰门、回环路,共计有完全相同的420扇木门、840个把手。在选手挑战前,四个编导同时在里面按照图纸仅锁门便花了5小时。“道具组的预算是没有上限的”,《最强大脑》道具呈现组负责人介绍,为了第一期“摸骨识人”,节目征集30位无整容美女进行3D头骨打印。“每个3D头骨的打印需7个多小时,打印费用为10元/g,而每个头骨重约700-800g,单个头骨道具成本已近万元,单一项目道具成本达30万元。”

  从大屏幕走到3D立体版

  上期节目中呈现的完美七阶幻立方,很多网友用“晶莹剔透”来形容,说到这个,这位负责人也透露了一个内幕:“其实一开始根本没有这个道具,本来计划的是用程序在大屏幕上呈现的,但是有导演提出直观性不够,观众看了可能没法完全了解选手的挑战,所以最终决定改用实体道具。”就算是确定了以道具呈现,幻立方也是经过了五六次修改才最终进化成舞台上的样子。“一开始设计的是平面的,有7层,每一层是独立的,最后验证的时候再合并,但是大家又觉得这样不够好看,缺少了立体感,希望能达到一种人可以在其中穿梭的感觉。”于是平面版幻立方转化为了3D立体版,后来设计团队又在不经意间想到了珠帘悬挂时的样子,所以决定用细钢管连接小立方体的设计再次被否决,决定改用线。那么什么样的线才合适?“我们当时试了有五六种吧,最后才选的现在用的鱼线,它既结实,也能达到我们需要的那种悬空感。”而在最新一期节目中,道具组还将奉献另一无敌道具——“铜人茶馆”,他们将在舞台上搭建出一个老北京茶馆的实景,并且有专业演员“变身”铜人道具,选手将在其中上演现实版“大家来找茬”。

  最大的考验是“小妖精”

  相比蜂巢迷宫、七阶幻立方这种制作复杂的“大怪兽”,最考验道具组的还是那些看似简单却无比磨人的“小妖精”。“特别是微观项目!有个选手的技能是看出水的不同,我们要为他准备500多杯水。首先是水杯,大家可能看着觉得是普通的玻璃杯,实际上还挺麻烦的,既要符合完全相同的要求,有时候同一批次又不会有这么多数量,我们的制片李老师跑遍了南京才挑出来。每次走台、选手彩排,道具组的小伙伴都要先擦这500多个水杯,戴着手套用纸巾擦,要把水渍擦干净,十几个人也要擦4个小时。现场灰尘多,杯子擦完还要马上用保鲜膜全部覆盖。

  魔方在《最强大脑》上算出现次数最多的道具,现在也是道具组人人都会的玩具。“没做《最强大脑》之前,我们基本没玩过魔方,现在真是太熟悉了,基本上人人都会!”道具组负责人介绍,魔方已经成为《最强大脑》节目组基本人手都有的“玩物”了。不仅是道具组,就连导演组开会,都会带着几个魔方,边开会边玩弄。尤其是带魔方选手的责编,他们更厉害,“有个人他跟的选手是玩各种异形魔方的,现在他也玩得很溜!”《最强大脑》播出后曾经有人评论说“看大脑提高智商”,现在看来制作《最强大脑》的人也同样提高智商。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