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身着迷彩服,因为他忘不了12年军旅情结,他好挎两台相机,那不是炫耀,而是长短焦抓拍快捷;他转业到云南穿行于乌蒙大山之间,多次参加急难险重采访任务,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依然痴心不改;他坚持8年骑摩托车跑遍昭通,被当地群众誉为“摩托车记者”;2014年10月荣获全国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选手称号。他就是云南昭通日报社特刊部副主任——张广玉。
出身农家立志成才
1977年12月,张广玉出生于河南郸城。
1994年12月入伍,曾任北京军区某部副班长、新闻报道员等职,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1月,被昭通日报社录用,从事记者工作。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被昭通市委、市政府评为“雪凌灾害抢险救灾先进个人”“‘9?7’地震抗震减灾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被昭通市文明办评为“昭通好人”。2013年9月,被昭通日报社聘为特刊部副主任。
在“8·3”鲁甸地震中,张广玉骑着摩托车冲进灾区,成为第一个进入震中的记者,并率先在新华社发了多张通稿图片。
勤能补拙无愧人生
文字表达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张广玉在部队期间就爱上了新闻写作,在他看来,勤奋可以补拙,滴水一定能够穿石。就是凭着这股持之以恒的坚韧,成就了一篇篇佳作。他1997年开始在《战友报》上发表作品,到2006年退伍,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作品600多件,其中《我给班长治毛病》获北京军区好新闻二等奖,《移花接木成新枝》在解放军报网络版以励志成才文章刊出。他因此荣立二等功,后来,又荣立三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连续10年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新闻工作者”。
眼睛向下,关注百姓生活,是张广玉采风路上的聚焦点。他撰写的文章《昭通老房子的生态摹本》获云南省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并在2008、2009年度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
2012年,以金沙江下游的巨型水电站向家坝和溪洛渡库区移民为背景的摄影作品《告别,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他沿金沙江骑摩托车采访三年的结晶。同年,还有4件作品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
永远在路上,是他对新闻职业“走转改”的基本诠释。2014年,通讯《生死营救的26小时》分别获得云南报业新闻二等奖和云南省新闻三等奖;摄影作品《别让民间传统工艺成为记忆》获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二等奖,其余10多幅作品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三等奖。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人民摄影报社主办,山东东营华泰集团承办的鲁甸抗震救灾优秀记者和最佳作品表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张广玉榜上有名。他撰写的论文《加大特刊策划力度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重要手段》,在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论文奖评选中获二等奖。如今屈指一数,张广玉获得各种奖项80多个。
恪尽职守实干圆梦
“新闻无功利,常写凭添情。”在昭通日报社工作8年里,张广玉始终保持军人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骑摩托车在昭通这片土地上穿行了10多万公里。虽然很清苦,但他认为,记者不仅仅是一种传播职业,更重要的则是一份社会责任,这份责任挑得越久就越重,也就越不愿意放下。
张广玉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却对工作标准要求很高。他一碗面条就是一顿饭,特别是骑摩托车外出采访,经常路边买一瓶矿泉水喝完后,就用空瓶接山里的泉水喝。他深知搞好现代传播必须要有先进的传媒设备,对装备的配置从不吝啬,于是他把10多万元的退伍费全部购买了数码照相机、摩托车和电脑。他至今没有自己的住房,一直租房子住,摩托车和照相机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张广玉有那么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有时为了拍一张照片,他会骑摩托车跑几百公里。特别是在云南两次大的地震中,他骑摩托车第一时间进入震中,冒着生命危险换来一张张感人至深的珍贵救援现场图片。
用镜头聚焦社会,用责任唤醒良知。行走在乌蒙大地的张广玉,以其执着的吃苦精神和敏锐的新闻触角,走遍了昭通市的十县一区,拍下了无数个精彩难忘的瞬间,采写了数篇感人肺腑的稿件。他似乎不知疲倦,从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没有停下手中的拍摄,在苦与乐的奔波中,在光与影的记录中,透射出他作为一名记者的社会责任与良知。他在博文中写道:“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传媒人要用艰苦的努力,要以融合的心态顺应时代趋势,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传播人的梦想。”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