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5年1月下
人民网>>传媒>>正文

创新引领发展 融合推动转型——

中国都市报20年发展主题报告【2】

胡怀福

2015年02月05日10:41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问题与挑战

二十年辉煌路,二十年新起点。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忧患,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当前,面对传播新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治理新特点,都市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考验,正处于转型发展的下行期、“寒冬”期和阵痛期,而且下行何时止滑企稳、“寒冬”何时结束还很难预料和断定。

当前随着人们阅读方式颠覆性变革,新媒体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传统纸媒在这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都市报等市场类媒体的目标读者不断流失,报纸阅读群体越来越呈现老龄化趋势,发行量逐步减少,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逐步减弱是都市报必须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传播渠道的转移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推动都市报从高位发展的“拐点”下进入下行通道。2012年以来的报业广告下滑,都市报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特别是2014年都市报广告以两位数的速度加速下滑,而且没有止滑回稳迹象,都市报正处在发展的“寒冬”期,形势不容乐观。

重重压力之下,都市报主动出击,全力寻求转型发展。首先是积极介入新媒体,加大新媒体产品开发运营,但在盈利模式上至今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功的探索,何时能找到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尚难预判;其次是积极细分市场,拓展多元产业,但是至今还没有改变过度依赖平面广告、尤其是过度依赖房产汽车等大行业广告的局面,在这场转型攻坚战中还处于艰难探索阶段。

在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都市报还存在着观念滞后、体制机制制约、技术人才缺失、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跟不上融合发展的新要求。都市报向何处去?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有待都市报同行共同破解。

几点建议和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多元多变,两个舆论场交流、交融、交锋,舆论形势异常复杂,都市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仅是都市报生成之基,更是发展之本。20年来的办报实践有力证明,只有很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才能打造权威性、公信力和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实现占领阵地与占领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相反,如果片面追求低级、庸俗、负面新闻,一味以追求眼球效应为标准,永远成不了主流。传统媒体尤其是拥有广大受众的都市报,坚定政治立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任何时候都必须如履薄冰、高度警醒,任何时候都必须忠实坚守、一以贯之。

可以这样说,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都市报这一全新报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都市报20年的生动发展景象,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中国报业20年的辉煌成绩。实践证明,20年来都市报在内容创新上不仅“顶天立地”而且接地气聚人气,做到了党和人民都喜欢都满意,很好地处理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都市报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推进人事、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做到人才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不按资排辈,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新闻生产力。站在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都市报更要一如既往地高扬改革创新旗帜,大力探索产品、渠道、平台、运营、流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推动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都市报能够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体制机制是内生动力和源泉。都市报能够有今天的发展,体制机制是强大的推力和引擎。体制机制灵活和先进,报纸充满一片生机和活力。相反,体制机制落后和僵化,报纸一片死气沉沉,发展举步维艰。全国都市报发展的一些不均衡和两极分化现象,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都市报依然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对体制机制作顶层设计和全新架构。只有不断激发内生活力,才能在推动都市报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都市报作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报纸,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没有一支充满创新、充满激情的一流团队,没有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一流团队,没有一支敢打硬仗、敢打大仗的一流团队,就没有都市报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支队伍中,领军人物和骨干团队往往决定了一张报纸的命运和前途。领军人物的思想、眼界和能力,代表了一张报纸的办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骨干团队则决定了一张报纸有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否则再好的策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都市报要不断加大人才储备和结构优化战略,不断吐故纳新,加大人才培养和淘汰力度,不断激活人才队伍的创新力、创造力,都市报的持续发展才有强大人才支撑。

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都市报化解危机、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和出路,极大地增强了都市报的改革自信、融合自信、发展自信。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如果还寄希望于传统模式,那就只能等死。都市报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以破釜沉舟的紧迫感,以重头再来的使命感,大力革新传统观念、传统思维、传统运作模式,加快传统线性生产方式的颠覆、再造、重构,加快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既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强舆论阵地,又为自身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赢取主动权。(作者系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上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