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浅析“九七”香港回归后周星驰电影的品牌及文本构建【2】

田梦

2015年02月05日13:52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2.重构与现实人文关照

“九七”香港回归之后,来自国际电影和大陆电影的强势冲击,使得香港电影出现整体下滑态势,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来重振雄风。对于周星驰,也开始了重构探索的道路,回归“现代”或者创制“后后现代”,脱离香港本土化意识,重建现实人物形象,成为了他的所选。

《喜剧之王》成为周星驰集演员、导演、编剧于一身的首部带有周星驰个人风格的影片,热爱演戏却一直未受青睐的主人公尹天仇,在一系列的小角色表演中所展现的不折不挠、追求崇高理想的意志精神感动了无数观众。这种严肃而又趋于理想化理念的正统形象,在之前的影片当中可谓前所未有,那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中所蕴含的演员责任和价值所求,都无不表现出周星驰对于个人奋斗、理想追求的关照。

在《少林足球》中,周星驰放开手脚,真正从旧有的无厘头形式中挣脱出来,戏剧性的情节与积极向上的人物角色,使影片整体凸显出明亮向上的基调,教化意味已经跃然荧屏。

除此之外,其它影片诸如《功夫》宣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长江七号》中“如果人没有理想,那么和咸鱼有什么两样”对社会道德理想的召唤,都显而易见。

周星驰力图塑造的人物形象,被寄予了担当社会良知、肩负道德重任的崇高使命,而这些人物虽然延续了其一贯的小人物出身,但有所区别的是,之前的小人物都带有狡黠、甚至猥琐的形象,社会号召力不强,甚至还会被误读为小人得志等倾向。回归之后的几部影片当中,小人物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特质,集中表现为社会底层百姓出身,生活窘迫困顿但却拥有美好品德与远大理想,较于之前人物官府老爷、社会流氓等形象,正派气息浓郁。

这反映了周星驰对个人电影认知的日益成熟,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于社会道德的最终回归与极力呼唤。周星驰不再通过无厘头搞笑曲线救国,而是直面主题、敢于担当,通过人物语言与故事情节等充分体现他的电影情怀。

结语

周星驰在一系列的人生际遇中逐渐加深了个人对于电影的认识。在“九七”香港回归之后的这几部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他自身观念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某种契合。

借助于电脑特技和个人品牌的运作,周星驰以其中国式后现代风格与现实关照,使自己最终成为创造了华语影坛票房传奇的天才导演和演员。盛名之下必有议论,在面对毁誉参半的社会舆论时,周星驰本人展示的是自信和坚守,展示的是对于慈善、公益等的热衷与支持。

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他也在逐步地塑造着自己与电影之外的本真形象:无论是从演员到导演的身份转变,还是担任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等,他都在影视作品之外创作属于自己的人生电影。(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师永刚, 刘琼雄. 周星驰映画[M]. 作家出版社, 2006:249

上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