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常态,应对新挑战
1.以稳定姿态发挥纸媒影响力
面对新常态,报纸需要从内容、形式、盈利模式等多方面做出调整。
首先,报纸要办得更像报纸,回归精英,走“深度”之路。利用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在内容上对受众产生深刻影响。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既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同时也阐明了报纸经济的影响力。他认为报纸的主要产品是影响力,而不是新闻或者信息。⑦
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发布信息已不仅仅是媒体人的特权,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竞争主要集中在对信息解释权的争夺,而非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对新闻源的竞争。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舆论引导,即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发出冷静、理性的声音和判断,引导受众。
其次,在新媒体形势下,报社也要在发行服务和阅读形式上进行创新。比如对报纸的发行进行立体式的延伸,成为一些报纸拓展发行渠道新的尝试。
再次,报纸传统的“内容+广告”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挑战,报业仍需探索成熟的盈利模式。如今,报纸在一线城市已近饱和,加上新媒体的竞争,发展空间有限。但新媒体在二三线城市的触角和竞争力还无法与传统纸媒相比,由此都市报可以探索出不同于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⑧
2.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融合
有学者指出传统媒体试图“融合”互联网的探索是有价值的,但也只能作为过渡时期,绝非利用互联网的最终形态。⑨媒体融合重在探索适合互联网的新的表达形式。事实上,互联网本身即是融合媒体。
互联网思维下,媒体融合不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此消彼长,而是新“木桶效应”下优势资源的共享,规则再造中的合作,以及对移动终端的争夺。报纸不会被互联网“融化”,更不会轻易消失。须知媒体形态的演变,不会改变新闻本身的价值,新闻不死。报纸应着力打造一系列自主掌控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形成集群效应,实现传统业务与新媒体共通共融,提升在新媒体舆论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打造纸媒融合发展新常态。
在报业寒冬的大环境下,报业整合是对报业的结构性调整,也是舆论阵地的重新划分。纸媒更需抱团取暖,将品牌、资本、管理、市场、技术等优势资源整合集中,扩大规模效应,减少同质同构恶性竞争,培育几家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面对市场细分化趋势,纸媒获取的信息资源需要多次整合开发,有效转化长期积累的政经优势资源。纸媒也可借力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精准分析用户需求,提升新闻报道和服务的针对性与水准。
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向市场要空间
面对用户信息获取终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必须不遗余力地打造移动媒体产品,更新观念和技术,加快推动传统报业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延伸到新媒体力所不能及的空间。
4.重视人才培养与管理
人是新闻传播的主体,纸媒转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才。报纸媒体需要从人才选拔、管理、培养、激励等多方面入手,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完善招聘流程和管理体系,将优秀人才引进来;注重对人才的长期培养,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同时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激发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留住人才。更为重要的是用好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个体优势,形成合力,增加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①薛之白:《“新常态”爆红的背后》[EB/OL],新加坡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special/zbo/story20140812-376613
②焦雯:《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自己阅读量偏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23/c_126422633.htm
③贾泽军 尹茶 邓晓群:《中国媒体融合研究现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年第10期
④傅绍万:《媒体融合成败的关键》[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104/c392156-26320963-2.html
⑤⑥袁舒婕:《中国报业转型中的喜与忧》[EB/OL],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10/28/c_127150731.htm
⑦Meyer Philip.“The Vanishing Newspaper:Saving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J],2004:15~16
⑧《2014年纸媒发展趋势前瞻》[EB/OL],媒介360,http://www.chinamedia360.com/newspage/20131217/011CE88C8FB55452.html
⑨李良荣 周宽玮:《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J],《新闻记者》,2014年第8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