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网络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媒体奇观”现象初探【2】

王  炜

2015年03月17日16:5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网络新闻奇观”的新特点

我们对网络新闻生产的新“媒体奇观”作一个梳理,会发现以下三大奇观最为常见:

1.名人奇观。社交网络,特别是微博的流行创造了有别于传统明星的又一大耀眼群体:大V。这是一个泛名人化的时代,大V代表了各种社会身份的典型,有的本身是传统明星,但更多的是没有偶像包袱的草根。他们代表一种声音,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存在自我炒作和营销的可能,但很显然所有的网络名人大多是网络群体创作的结果。别再抱怨为何网络上到处充斥凤姐新拍的大头照,当年你的转发、评论,无论是赞誉或是斥责,最终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网络名人,你参与创造了这个名人奇观。

2.原罪奇观。文艺复兴被称为“人的发现的时代”,人的欲望也在新教改革和自由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挣脱了宗教和道德的桎梏。理性主义对强大的科技力量的追捧和信奉,更加膨胀了人的欲望。马克思痛斥的“异化”现象,尼采的“上帝已死”的狂语都是对文化危机的敏锐感受。但是,色情、暴力、奢华与邪恶被“媒介奇观”进一步放大,如果说德波时代,受众还是被动接受、享用这些奇观盛宴,那么在网络传播时代,群体开始自我生产和消费原罪,开始创造媒介的原罪奇观。

3.道德奇观。在新闻传播的学术领域,道德审视关乎专业主义和媒介素养,但在网络新闻生产的实践中,道德审查拥有至高的话语权。被贴上小偷、情人和贪官等负面标签的社会角色将被绑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接受网络群体的媒介审判。为此学者呼吁,网络道德着重要关心的是个性的张扬,言论的尖锐,尤其要约束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以及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蓄意夸张和编造事实的不诚信行为[7]。

三、网络群体传播的控制与引导

网络新闻的生产是网络群体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从“媒体奇观”角度审视这种群体传播,不仅要对种种奇观现象作罗列和梳理,还要针对其传播过程的各影响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探寻奇观背后的控制要素,并加以引导。

(一)社会心理

集体无意识在网络群体传播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有学者敏锐地指出,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则加剧了行动的力量[8]。

(二)场域规训

场域的概念来自布尔迪厄,他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9]”因此,用场域的概念来分析问题就是理清各种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的过程。

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上述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控制了传播过程。这种影响和控制即为“规训”,正如福柯所认为的,规训是对人类精神和肉体施加的普遍“温柔的”暴力而达到被统治者自觉规训和臣服的目的[10]。我们在对热门的网络新闻稍作分析即可发现这些规训的蛛丝马迹,有来自自我利益的实现需求,有各种经济利益诉求的博弈,也有来自各种行政力量的干预。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媒体奇观”,正是这些场域相互制衡的最终结果。

(三)媒介素养

在网络媒体发展普及之前,新闻生产由专业的媒介机构和媒体从业者控制。传统的媒介素养要求针对这一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建立相应的规范流程。然而,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群体开始介入新闻生产的过程,传统媒介素养的要求已经不再适用于网络新闻生产。芮必峰发现,针对专业化新闻生产提出的传统“媒介素养”在中国尚未来得及全面普及,新的媒介技术又使新闻生产进入了一个“去专业化”的过程[11]。我们认为,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新媒介技术的使用能力;海量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对信息霸权和消费主义的甄别能力;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和媒介伦理等等。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J].新闻记者,2001(7).

[2] 陈力丹,付玉辉.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概述[J].当代传播,2007(1).

[3] 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新闻与写作,2007(1).

[4]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胡翼青,吴欣慰.“奇观”之于“景观”:论凯尔纳对德波的跨文化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1).

[6]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李斌.网络传播中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道德预警[J].新闻界,2009(2).

[8] 刘慧瀛.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心理动力[J].新闻爱好者,2011(11).

[9] (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0] 张之沧.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J].江苏社会科学,2004(4).

[11] 芮必峰,陈夏蕊.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J].新闻界,2013(14).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