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络“萌”的身体美学及文化探析
1.“萌”作为特殊的身体美学
从1992 年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在他的著作《实用主义美学》中将“身体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设想,旨在把对身体理论的探讨与对身体实践的关怀结合起来。他把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5]”
通常身体美学在实用主义层面的含义,主要是指用一些特殊方法改善美化身体以及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而改善身体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身体进行外在表面的改善,如美容、化妆等;另一种是对身体内在感受进行调节,比如瑜伽和禅定。但是,伴随着网络“萌”现象的出现可以发现,“萌”其实属于一种特殊的身体美学状态,它与实用主义层面上的身体美学有很大的不同。实用主义层面上的身体美学关注的是内在修养以及外在修饰,或者两者的相融合产生出来的美感,而“萌”却不需要内在的修养以及外在的修饰,它更多的是关注一种原始的、自然迸发出来的美感,例如网络上各种爆红的宠物,人们被它们所吸引的缘故就是这些动物不自觉地做出来的一些“温暖”的表情或者行为。这种状态不需要过度的外在修饰、内在涵养,只需要在生活中瞬间的展示。
2.“萌”是青少年在虚拟时空里对身体文化的重构与呈现
伴随着大众消费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身份特征已经具有自反性,并且越来越通过私人化的消费模式被主动地建构起来。在现代社会以前,人们认为身份是被赋予的;甚至在单一的或者有组织的现代性当中,身份是相对稳定的,身份会十分清楚地反映职业、家庭地位等因素。但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的虚拟性、无边性解构了这一传统思维,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必须在充满诸多的可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去选择并且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而处于青春期并逐渐迈向成熟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困于学业、生活的压力,在还没有完全走入社会之前并不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定位,这就造成了当他们进入到网络以后更加无所适从,无法承担起网络所赋予青少年严肃认真的责任,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因此,他们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自己的身体所带来的文化寓意,这种身体文化所带来的愉悦感刺激了青少年们在虚拟时空里一次又一次的对身体符码进行新的重构与呈现。
对这一现象,刘成纪在他的《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一文中已经做了高度概括:“当代大众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围绕身体建构的文化,其主题是欲望,其价值是身体性愉悦,其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对人体进行技术再创造和改装。[6]”网络“萌”现象作为一种身体文化的特殊展示,它解构了关于身体只能通过视觉力来延伸发展,而是通过网络的途径重新编码,再由青少年群体的解码传播,将网络流行文化在大众消费语境下推向狂欢。
3.网络“萌”作为青少年的社会化与文化表达
网络“萌”现象的出现,除了网络的推波助澜,更多的是作为主宰人群的青少年们对于网络文化的热衷,这种“萌”现象背后的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青少年亚文化。
对于亚文化研究早已有之,D·道格拉斯认为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中被边缘的一部分,拥有少数支持者和特有的亚文化的意义和仪式,以此区别于正统的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亚文化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化、非主流、次生的文化形态,表现出非理性的方式,体现出对欲望和感官的追求,对社会现有的价值秩序造成冲击[7]。而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在《青年学词典》中被定义为:以青年的特殊利益为驱动力的,在青年群体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一套受青年群体拥戴和认同的特殊独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最终达到青年自我实现的目的[7]。作为区别于正统文化的青少年亚文化有着多变形、碎片性以及宣泄性,网络“萌”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这些特点,作为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有发言权的青少年们,一旦进入到网络中便会拥有大量的自主权,他们习惯按照自己的文化心理状态来分析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用以区分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亚文化特征,然后彰显自己的话语权地位。
在西方学者眼中,青年亚文化会与主流文化妥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的进步以及消费社会的崛起,青年们会寻求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以取代用激烈情绪去反叛主流思想的方法。所以,网络“萌”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背后青少年亚文化的话语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这话语形式背后所掩藏的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身份象征。
四、结 论
网络“萌”现象作为青少年话语权的一种象征,体现了青少年从身体意识开始转变到身份意识,不再仅仅的利用身体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悟,更多的是通过身份的转变,从亚文化的附属地位逐渐走向主流文化的参与者。这些网络现象的出现,汇合到众多的网络话语声音中,补充了主流话语的声音。但同时,如果网络“萌”现象的过分传播,夸大了其效应,也会带来一波又一波不计后果的网络狂欢,这些狂欢背后带来的是“娱乐至死”的麻痹效果,非但不能起到补充主流文化的声音,反而会将大众审美带向不可预知的地步。所以,对于网络“萌”现象,人们在体验它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也要随时防止过度娱乐的后果。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语言应用研究,2013(7).
[2]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760149.htm.
[3] 都市时报数字版.http://times.clzg.cn/html/2012-12/10/content_317488.htm.
[4] 曹文欣.网络时代的青年“萌文化”研究[J].传媒e时代,2014(8).
[5] 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 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J].中州学刊,2005(3).
[7] 李雪.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