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5年3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报业发展是报刊亭存在的基本理由【2】

庹继光

2015年03月20日14:50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报刊亭对阅读率的影响分析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4月21日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率方面,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报纸阅读率为52.7%,较2012年下降5.5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38.3%,较2012年下降6.9个百分点。在阅读量方面,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报刊亭在城市的没落与国民阅读率的下滑互为因果:报刊亭数量的减少是这种状况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报刊亭是报刊进入家庭、提高国民纸质媒体阅读率的平台之一,报刊亭减少导致公众购买报刊不方便,阅读率自然下降;反过来,国民阅读率的降低也直接影响报刊亭的销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许多人呼吁在城市里保留报刊亭,以确保国民阅读率不至于急剧下降。

但是,这一理由是经不起推敲的,报刊亭固然能便利公众购买报刊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纸质文本的阅读率,但过分扩大报刊亭在提升国民阅读率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报刊要真正吸引读者,扩大传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积极引导读者、培育读者。近百年来,欧美许多国家的报社先后推行“NIE工程”,主动为自己的报纸培养未来一代的年轻读者。NIE是英文Newspaper In Education的缩写,通常译为“报纸教学计划”或“报纸教育工程”。此项工程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报界与教育系统联合发起,通过免费赠送或折价出售的方式,把报纸引入学校课堂,报纸或成为教科书,或成为教学辅导读物,使学生时代就阅读报纸的人成为报纸的忠实读者。根据世界报业协会的调查数据,1997年全世界有35个国家开展了NIE工程,而2001年发展到52个国家,其中有21个国家已将“NIE工程”写入相关法令,作为正式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来实施。

日本是世界著名报纸大国,其报纸阅读率位居世界前列,日本人经常很自豪地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文盲,人人爱读书看报。”国内研究者分析其成因时指出,日本能形成这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其传统媒体既是推动者,也是获益者。日本报刊培养读者,从小孩到老人、从城市到农村,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日本的小学和中学大多配备新闻教育辅导员,从小就对学生实行媒介启蒙教育,并指导学生自己办刊办报,学生入学后就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很显然,日本此举正是推行“NIE工程”的生动范例。近年来,在全球报纸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下,日本报纸表现出了很强的抗打击能力,有效规避了这一颓势。

报纸发展在报刊亭兴废中的作用

多年来,报刊亭对于市场化运作的报纸具有特殊意义。表面上看,报刊亭只是报刊的销售终端,但在报纸的整个运行进程中,其销售数据通常发挥着异常重要的“指针”作用——零售数据是国内衡量报纸市场影响力的核心指标,这项指标又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广告收入,决定着报社的经营状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也不应该忽视一个事实,即报刊亭的销售状况始终受报纸内在质量的左右,只有信息内容获得公众充分认可的报纸,才能在零售数据上“出彩”。过去如此,今后依然是如此。报刊要真正吸引读者,最终出路在于增强信息内容的原创性和深度,主动与网络媒体的“碎片式”信息实现差异化。

爱好阅读的人喜欢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阅读感,有人形容所谓的阅读感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就是一种自我相处,是学会自由而且不无聊的独处;他们认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灵魂之间的交流、精神之间的对话。人们普遍反映,纸本阅读产生的阅读感是新媒体阅读无法替代的,因此有人感叹“手机可以不玩,电影可以少看,但不可不看书”,因为以书为代表的纸质媒体上的文字内容体现了比网络媒体更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文字会刺激人的自我意识形成。

阅读感的形成,往往有赖于读者和作者之间在精神层面的深入交流,它不仅需要阅读的文字在信息层面表现出深度,更离不开文字在思想层面的深度。阅读报纸是智力的游戏,抽象的文字从来都不会禁锢读者的思维,读者在接受文字符号的同时,还可以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是其主体意识存在的表现,报纸不会限制读者的思维。人们普遍认为,新媒体提供的屏幕阅读是一种短平快、“快餐式”的浅阅读,只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知悉,却无法提供人们内心渴望的那种真实深度的阅读体验。报刊应当在这方面着力经营,通过有深度的文字,刺激公众阅读,提升公众阅读的愉悦感。

总之,报刊与报刊亭的关系,本质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今,纸质媒体与报刊亭的发展都面临空前的窘境,报刊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维持公众对平面媒体的阅读兴趣,使国民阅读率保持在较高水准。报刊持续健康发展,是报刊亭兴盛发达的基石,脱离了这一点谈论报刊亭的存与废,其意义无疑要大打折扣。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