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周一见”事件的媒介伦理分析

陈红艳

2015年03月31日13:5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发生于今年上半年,家喻户晓的“周一见”事件,引发业界、学界关于传统媒体媒介伦理的争论。基于对“周一见”事件的分析,提出公众人物的隐私虽受法律保护,但公众场合其隐私权应受到限制;对该事件的报道,自媒体呈现出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伦理失范现象,除了其自身特征的作用外,把关人缺失、自媒体法律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失范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因而自媒体应该受到媒介伦理的拷问。

关键词:周一见;媒介伦理;伦理失范

一、事件回顾

“周一见”,网络流行用语,该词与《南都娱乐周刊》每周一的出刊流程相关,被网友借用以调侃该周刊爆料的娱乐明星私生活而产生。

3月28日(周五)晚20点16分,《南都娱乐周刊》执行主编谢晓发布了一则微博:为了顺利签片,我下午关机拒绝了一切人情电话,直到下班心里才松一口气。请大家别怪我,也别再打听拍到了什么,当事人最清楚发生了什么。我也理解当事人此时的焦灼,但请相信此报道绝无任何阴谋论,记者也拒绝了巨大的利益诱惑。……

这则新闻预告似乎暗示了该刊周一将会有爆炸性消息发布,然而等得不耐烦的网友们纷纷猜测此消息的主角,随后更有微博大V直接明示“文章和姚笛有事情发生”。

此时熟悉《南都娱乐周刊》出版规律的网友,直接套用该刊官方微博@南都娱乐周刊 每周日为第二天出刊作预告的结束语“周一见”,到文章与姚迪的微博下对此事进行评论。

29日(周六),@新浪娱乐 于凌晨2点37分发布微博:传文章出轨恋姚笛 曝女方爱到无法自拔。当天早上8点09分,《南方娱乐周刊》出品人陈朝华发布微博变相承认该刊拍到了文章出轨照片。事件在微博等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继续发酵,当事人文章、马伊琍曾经的恩爱场面,以及与姚迪两人主演的电视剧《裸婚时代》中的桥段也被好事者重新搜出发布至微博,以致“周一见”长时间高居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

与网友们两天三夜狂欢相比,事件的三位当事人似乎都沉住了气,其间均未对此作任何回应。可万万没想到的是,31日(周一)零点刚过,当事人文章发布长微博“致周一见”,3分钟过后,马伊琍转发此微博称“且行且珍惜”。据统计,文章凌晨回应出轨事件的微博仅用了14个小时就突破100万转发和300万互动量,刷新了中国社交媒体网站纪录。话题#周一见#和#且行且珍惜#分别以800万、1200万话题量成为今年娱乐圈最热词汇。

二、舆论监督与媒介伦理之辩

作为大众媒介,媒体对“周一见”事件的报道,具有舆论监督的权利,但文章作为公众人物,其隐私被媒体放在阳光下“曝晒”,是否构成侵权。报道或不报道,这是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一旦“周一见”事件激活这一问题,就会引发业界、学界关于舆论监督与媒介伦理的激烈交锋,然而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研究公众人物隐私是否予以报道的历史,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并未形成共识。

正如媒体研究者、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魏甫华,在接受采访时称并不主张将狗仔队一棒子打死:“狗仔队这个群体有存在的必要,又有新闻价值性,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跟普通人的隐私权是不同的,公众人物享受了一定的公众资源,那么他们的隐私也构成了娱乐产业的一部分,因此只要狗仔队报道的是事实,并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新闻,那么就不违反新闻伦理原则。”①因此,媒体也有报道“周一见”事件的理由: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