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5年4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质量评估体系重构路径【2】

师晓娟 陈思亦

2015年04月27日16:37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指标维度:报业融合的评估体系建构

一张质量好的报纸一定体现了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建构中需要全面系统设置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细化指标。报业质量评价体系有四个重要来源:一是报业集团内部的评价体系,集团重视报纸整体考评体系的指标建构,如成都传媒集团对成都商报的年度考核,社会效益指标占60%,经济指标占40%,同时与班子成员奖金挂钩。二是新闻出版部门出台的评估体系,对全国报刊或者辖区报刊具有通约性,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宣传部门的报刊阅评,主要是相关专家对报刊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效应进行评价。四是单张报纸的内部评估体系,主要以报纸的传阅率、满意度、新闻提及率、发行量、广告量、市场占有率等版面和经营指标为主。

笔者调研中发现,与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相比,报纸的上述多种评估体系对媒介融合度的考量都还没有足够重视。不少报社还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媒体融合是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战略转型,这方面内容也应体现在评估体系中。因此,重构适合报业发展现状的评估体系,对报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多平台传播专业价值指标体系建构

出版质量体现了一份报纸的专业水准与价值追求。出版质量是指报纸内容本身所应符合的基本规范,既包括宏观上符合出版规范制度,也包括微观上符合选题策划和版面语言的符号系统要求。报纸出版的专业价值指标体系由思想性、制度性和可读性构成。思想性体现报纸内容的立意和旨趣,包括正确的舆论导向、内容与办报宗旨的一致性、思想深度性等。制度性是指报社作为报纸的出版单位,应建立保证报纸正常出版的系列制度,包括阅评制度、责任编辑制度、采访制度、审稿制度、校对制度等,考量这些制度的建立情况,可以反映报纸出版活动的有序化程度。可读性是指报纸满足读者喜闻乐见的程度。

媒介融合时代,报纸内容的思想性、规范性、可读性评价除了常规的读者调查和专家评分之外,还可以依据新媒体平台数据进行综合考量。大多数传统报纸对内容专业指标的评估主要按照编辑大纲或者版面监测数据进行考核,尚没有将网站点击率,转载率,微博微信的转发、评论、点赞等多媒体信息反馈纳入考核体系。

(二)多渠道社会价值指标体系建构

一份报纸的社会价值来自其内容和品牌的传播效果。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和品牌符号,引起读者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倾向,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报纸社会价值指标体系应包括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三个指标。

传播力就是媒体到达受众并产生效果的能力。报纸的传播力可以由接触度、知晓度两个指标构成。接触度主要指出版规模,包括平均期发行量、年出版期数和年总印张数等;知晓度表现在读者辨认报纸属性的正确性以及回忆报纸形态的容易度与清晰度上。引导力和影响力是体现报纸社会价值的软性、隐性指标,是从质量角度考察报纸的传播效果。报纸的引导力主要通过报纸的内容和形式对受众的思想、生活和审美进行引导,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和审美情趣;报纸的影响力是报纸信息传播中对受众产生的有效性、持续性和行动力的效果指标。报业融合意味着报纸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可以辐射到网络媒体,据此可以建立报纸网络接触度、知晓度指标。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