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渠道竞争到终端融合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传播渠道大增,而且也让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对媒体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发放牌照对传播渠道进行宏观管控,微观管制上则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监管。然而,面对新媒体传播如何做到可管可控?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管控主要是通过播出终端即频道(频率)的播出端口来实施的,把水龙头一关,水流就过不去了。然而,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就不一样了,它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通道,它不仅仅由通讯网络的硬件构成,还包括终端上各种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机顶盒、EPG界面、账号等接口软件构成。一方面用户拥有多终端选择,另一方面OTT让传播终端变得复杂起来,甚至左右媒体的融合和产业的变革。“在媒介融合或三网融合的过程中, 革命性终端始终是一个杠杆的支点。找到了合适的支点, 就可能撬动整个产业, 甚至引发一场新的变革。” ①
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71.9%的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其次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视频用户的使用率为71.2%,平板电脑、电视的使用率都在23%左右,是移动端、PC端这两类主要收看设备的补充。(见图)
过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主要是渠道的竞争,但我们要知道,在渠道之争的背后其实是权力之争,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的争夺。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二十年里,出于扶持互联网的发展,政府对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管制是相对宽松的,或者说对新旧媒体传播渠道的管制是不对等的。尽管广电总局也通过发放网络视听许可证的方法进行准入管理,但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新技术和合作方式,轻易绕过牌照管制的障碍。凭借先进技术和网络开放的优势,加上资本力量的推动,在新旧媒体的竞争中互联网电视逐渐占据了上风。反观原本拥有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体,由于受制于旧有体制和单向渠道,在步步为营的守势下逐渐落入下风。当今世界的传统电视都在衰落,网络视频、手机视频、OTT正在分流电视台和有线网络的观众,目前我国视频用户规模已达4.33亿。而有线电视用户开始流失。2013年电视台广告收入1302亿元,增长处于停滞状态,2014年的广告收入已经开始下降(数据没公开),有人称2014年是电视台走向衰落的起始元年。
对此,2014年6月以来广电总局开始对互联网加强监管,规范牌照商的行为,清退不合规的市场主体,整治OTT盒子等智能终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互联网电视的快速无序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在技术上、业务发展趋势上,互联网电视是不可逆转的,未来数年互联网电视仍会保持相当的增长速度;堵塞的监管办法可以延缓发展的速度,但是改变不了其发展的趋势。广电总局的监管,一方面维护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维持公平对等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转型争取时间,为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创造机会。那么,融合的制高点在哪里?笔者认为在于终端!面对互联网,传统电视无论是打造新的传播渠道或构建新的平台,都是不太容易的。前者通过有线电视网的双向互动改造,效果甚微,后者通过打造CNTV、芒果TV等网络平台,工程巨大能否成功且不说,就目前而言与BAT三大平台相比远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笔者认为,广电选取终端融合来实现局部突围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选择。
终端融合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改造,实现终端开放,融入更多的互联网服务,形成“渠道+服务”的产业链。“融合业务平台既提供传统广播电视业务,也提供互联网业务(OTT)。广播电视业务通过广播通道传输,互联网业务通过宽带通道传输。终端必须与前述环节联动才能实现融合业务的最终接收与呈现。” ②二是以优质内容对接终端应用,形成“内容+服务”的传播链,如“摇一摇”、“扫一扫”等T2O或 O2O模式。目前,不少电视节目已在做这样的尝试,让观众在收视节目的时候用手机来进行互动,实际上是把电视终端与移动终端进行融合,把观众变成用户,把内容变成服务。尽管还是小打小闹,但不少互联网创新不都是从小变大的吗?终端融合的背后其实是服务融合、观念创新,是把传播渠道互联网化,把播出终端接入用户。
目前电视面临的挑战是,PC端和移动端已失去,TV端也难以掌控。TV终端(包括一体机、盒子等)智能化正普及和规模扩大。未来智能电视终端用户将可以随意收看互联网视频。电视对渠道和终端的争夺,光靠牌照来保驾护航是不够的,笔者认为一要靠服务,这方面在体制、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制约下广电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但一定要去做!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互联网的人才和理念引进到自己研发队伍中来,或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二要靠内容,一方面渠道离不开对内容的依附和需求,另一方面没有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视听应用与移动终端又是如何融合呢?中国传媒大学金梦玉教授等提出融合的路径选择是:(1)跨屏跨网,多屏合一;(2)立足终端,强调服务;(3)融入“社交化”传播;(4)刺激“多维度”感官;(5)善用移动新科技。③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仍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根据CNNIC统计,从不同设备收看网络视频的场所来看,“家里”是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最主要场所,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收看比例都在87%以上,手机的使用率也接近80%。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前景,家庭是人们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的中心,尤其是能自主选择节目和收看时间、拥有良好收视体验的大屏幕互联网电视,必将成为未来网络视频节目收看的重要设备。(见图)
未来的电视必将成为连接TV、PC和移动的多终端大视频,平台+内容+终端的方式会成为未来视频行业的主流。毫无疑问,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先要打造一个社会化、移动化、智能化的融合终端,它既是信息流、关系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汇合点,也是社会资本和传播权力的转换器,更是我们争夺受众服务用户的价值基点和逻辑起点。而在这个节点上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场景。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