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人民日报《两会e客厅》全面推进融合创新的有益尝试【2】

纪雅林 商旸

2015年07月13日09:18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产品为王”催生品牌营销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曾经引发内容与渠道“何以为王”之争。在媒体全面融合的时代,无论内容还是渠道,都已成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和新闻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产品为王”才是媒体全面融合时代传播力竞争的核心理念。

做产品,关键要做品牌。要做好融合新闻产品的品牌,除了内容优质之外,运行机制要成熟、融合人才要培养、传播渠道要打通。今年《两会e客厅》着力于“产品为王”,由此衍生出品牌营销的崭新理念。

(一)运行机制成熟、运作流程顺畅

媒体融合首先是协调理顺流程。每期e客厅背后,十几个部门、几十人的融合团队要协作顺畅,需要精心协调。从2014年开始,人民日报在全国两会前专门设立e客厅栏目组,负责总体统筹,栏目组确定了项目制运作的机制,确立明晰的工作流程,从访谈到落地,每个环节、每个平台都具体到人,保证了合作高效、有序。

在2014年的基础上,今年e客厅栏目组从两会前一个月即成立,运作更加顺畅。每位栏目组成员负责统筹4期左右访谈,全面沟通、随时补位、全程把关。在栏目组的协调统筹下,专业部门跑口记者联系部委、主持访谈,展现了专家型记者的良好形象;人民网社区部、网络电视部丰富的访谈节目经验、成熟的视频制作团队,让19期访谈紧张而有序地完成;各媒体平台全力配合,一一落地,在新闻富集的两会期间引发热烈反响。

(二)培养项目经理式的融合人才

新媒体时代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合格的融合人才。融合人才首先应通晓各种媒体形态,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色,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此基础上,当进入组织融合阶段,不同形态媒体的采编人员,会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整合、重构,在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办公平台上生产新闻产品。因此,融合人才的更高阶段是类似项目经理式的统筹协调专家,调动各种传播渠道、各类媒介人员合力进行产品加工和推广。

作为全面融合的全媒体栏目,《两会e客厅》希望培养更高层次的融合人才,从而促进报纸的编辑、记者变身新闻项目经理,不仅自身熟知全媒体传播的特色,而且可以综合运用、调配不同媒体资源和渠道,制作新闻产品、推广新闻产品。

e客厅的栏目统筹均来自《人民日报》的专业记者和版面编辑,每期产品从前期组织到当期生产,再到后期推广,都需要把控各个环节。

在访谈前期,栏目统筹要协调专业记者与部委商议,形成访谈提纲和脚本;协调视频编导、网站编辑、专业记者、版面主编,对视频产品和文字稿件进行策划设计。

在访谈当天,栏目统筹要协调视频编导和摄像在演播室进行录制,并在第一时间将访谈重点内容进行初加工,请专业记者撰写文字稿件,帮助视频编导选择重点剪辑成片,帮助网站编辑形成专题页面。

在访谈后期,栏目统筹要在人民网首页、强国论坛、人民电视页面,确认《两会e客厅》的视频、访谈实录、访谈新闻、观点摘编、报纸版面、改革亮点图表等内容;沟通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电子阅报栏等推送信息。

融合式参与全媒体报道,这种项目经理模式,使得报社记者、编辑全方位体验到融合趋势带来的新闻生产过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新闻生产过程,为党报适应媒体全面融合时代进行了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

(三)渠道拓展更加多元化,传播效果无限放大

对于全媒体栏目运作而言,媒体渠道以及市场拓展也是重要一环。今年《两会e客厅》的渠道拓展,在去年人民日报社内部的报、网、微博、电子阅报栏等媒体平台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渠道。

在对外拓展方面,与两家省级卫视合作落地,广东卫视《权威访谈》栏目播出5期访谈,湖北卫视也落地部分访谈。《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报》等主动提出合作,在各自渠道中推广新闻产品。

从报纸到网络,再到省级卫视,渠道拓展进一步拉动了《两会e客厅》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截至3月19日,通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网法人微博和强国论坛微博,新浪微博#两会e客厅#话题超过6618万人次阅读;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网易网、和讯网、中工网、环球网,以及全国人大网、人民政协网等主要网站多有转载。

四、党报融合创新仍有很大空间

(一)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亟待加速

作为典型的传统媒体,党报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固有的采编模式,一线从业人员在融合时代的全媒体报道中急需加速转型。

跑口记者出镜担纲主持人,专业优势明显。然而作为文字记者,也具有依赖书面表达、镜头感不强等不足。为提升访谈的专业性,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日常全媒体培训,使文字记者尽快适应新媒体时代多屏化、全能化的要求。

访谈内容上,则应更加注重适应新媒体大众化、分众化的传播特点,尽量避免话题过于宏观和抽象,尽量多涉及群众关注的话题,提高对访谈内容的掌控能力。

(二)项目运作常态化需组织重构。

项目式的运作方式将成为媒体全面融合时代打破既有组织隔膜、整合报道资源、提升传播力的发展方向。因此,不仅在全国两会这个战役性报道中可以进行尝试,也应逐步推广到党报的日常报道中。

党报因其独特的属性,肩负着大量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指令性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蕴含着高端、独家的新闻资源,完全可以利用融合创新的思路,运用项目式挖掘平面报道看不到的亮点,增强指令性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项目运作模式与以往党报传统的组织构架存在很多不同,与既有的部门分工、采编形态也有很多差异。一旦进入常规化报道,可以尝试对现有组织形态进行必要的优化重组。

基于融合发展的组织建设已经在今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有所体现,除了《两会e客厅》项目化运作外,还首次试行全媒体平台工作机制,设立“中央厨房”,进行了一场融合报道的压力测试和运作演练,一次“策、采、编、发的自我革命”,从试验的效果来看,也达到了报道内容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方式故事化、报道数据可视化的预期目的。

除了内容生产流程的组织重构之外,渠道推广方面也应建立专门团队,形成常态机制,例如每一次项目运作都可以设立专门的渠道推广编辑,开发出更加适合移动端、多屏化的产品,与时俱进创新表达,加大推广力度。

(三)融合平台应更加注重互动

受众与生产者的融合,是媒体全面融合的重要表征。2014年《两会e客厅》推出了网友点赞榜等互动小环节,今年则顺应新媒体的传播需求,增强了互动体验。

在预热环节,H5产品《两会e客厅?我来问部长》,以加入“部长朋友圈”的形式,引导手机用户向人社部、司法部、证监会、中科院、民航总局等十余个部委提问,交互性强,传播效果良好;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根据访谈脚本精心制作预热文案,发布了图文并茂的征集微博,网友通过转发、评论,更可以使用秒拍“出镜”提问,发布后平均每条立即转发上三位数,为访谈升温提供了话题度;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我有问题问部委”,网友参与也很踊跃。

在访谈现场,利用合作技术在访谈当中插入网友实时视频连线环节,提升了现场感和互动性。这种开放性和互动性,契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应成为传媒今后的探索方向之一。

(四)党报融合创新大有可为

《两会e客厅》经过两年探索,为党报全媒体平台融合创新的项目化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报有着市场化媒体难以挖掘的高端新闻资源,也有影响力巨大的网络、客户端、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融合创新栏目,将旗下各种传播平台融合打通,一方面发挥了党报在高端新闻资源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将党报旗下各媒体平台融合创新的合力充分展现出来,1+1>2,媒体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传统媒体要围绕新闻生产策、采、编、发环节进行自我革命、机制创新,在采编力量、报道资源、传播渠道等方面全面推进融合探索,建设更具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

参考文献:

[1]崔保国.2014年中国传媒业回望[J].新闻战线,2015(1).

[2]马利.遵循规律 优势互补 勇于创新——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4(11).

上一页
(责编:张筱悦(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