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大河报》除继续发挥都市类媒体对重大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解读专业优势之外,首次获得提问机会,联动多家都市报集体强势发声,更充分运用新媒体产品,在技术、表达、模式上都进行了创新,呈现出全面融合、全平台传播的新气象。
【关键词】都市报;全国两会;全新视角;创新表达
连续13年征战全国两会,刚刚过去的2015年两会尤为特殊:《大河报》记者首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得到提问机会,发出河南第一声;《大河报》的“豫满丝路 梦起中国”“一带一路”重大主题报道,策动和引领全国7家都市报联动,合力形成两会期间传播轰动效应;《大河报》在国家宪法性法律立法法的修改报道中,做出“国字号”水平,得到了几十位国家顶级专家“最强大脑”的智力支持;新媒体借“两微一端”新手段深度解读两会,大数据可视化带来全新新闻视角,线上线下互动频繁,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会有所应”。
回顾《大河报》两会报道,厚重中闪烁着清新,凝练中跳跃着灵动,高潮迭起,目不暇接,为广大读者和用户奉上了一份精心烹制的两会大餐。
何以至此?我们总结出16个字:凝聚民意,全新视角,深度融合,创新表达。
一、两会上发出“河南媒体第一问”《大河报》时政报道再触新高度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一位日本记者提问过后,主持人向《大河报》记者张渝这边看了过来。张渝早已高高地举手,恨不得整个身子都蹿了起来。主持人指着她说:“第三排中间那位穿蓝西装的记者。”
今年,是《大河报》第13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也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次整合集团所属媒体采编力量,实行集团统一指挥、全媒体作战的第一年。报业集团专门为上会女记者统一装备了“报业蓝”战衣。
张渝被主持人点中,她直面提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削减的‘三公’经费去哪儿了?”
楼继伟沉吟了一下后说:“全国的情况我们不是很清楚。因为中央是代编地方预算,地方预算由自己编,我们代编是汇总他们的预算,细节不在汇总范围内。”
他接着说道:“我给你说一下中央财政。中央财政去年‘三公’经费是71亿多,比前年减了8亿,今年的预算是按照不多于去年来安排的。有人说3000亿,那是胡扯!”部长的回答,引来各方记者的笑声。“至于中央减下来的8个亿,收回总预算平衡,平衡在各个方面。”楼继伟解释了钱的去向。
《大河报》记者的提问,得到了网友的广泛点赞。会后,央视评论员杨禹对此点评:“记者代表老百姓提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财政领域专业性很强,财政专家懂的问题,老百姓不一定懂,财政专家要与公众加强沟通。”
《大河报》记者被点中提问,对于《大河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甚至河南新闻媒体来说,都是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过去3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大河报》记者张渝每次都提前准备好厚厚的资料,按照出席者的身份,分门别类,把问题带到会上,但是从来都没有被点中过。13年来,《大河报》记者曾4次受邀参加总理的记者会,3次参加全国人大的记者会,以前被点中的都是中央媒体和国外媒体记者,地方媒体的记者只是去“打酱油”。
《大河报》作为地方都市报,第一次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提问,也是河南媒体第一次在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发声。此前,河南省还没有记者在全国两会上得到过任何提问的机会。
二、《大河报》两会期间发起都市报媒体联动,“七剑”聚力传播“一带一路”
相对于市民类报纸的上一个十年,现在的晚报都市报,无论是在宣传中的作用,还是在传播中的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要直面市场,在纯新闻领域奋力打拼,又要承担一定的宣传职能,如果不能找到吸引读者的新方法,被市场抛弃的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所以,报纸的王牌还是内容,还是原创新闻。[1]
媒体联动,都市报长袖善舞。但像今年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横贯东西七省份,7家都市报如此大规模联动报道“一带一路”,在都市报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春节前,由《大河报》发起,《扬子晚报》《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重庆晨报》《成都商报》《新疆都市报》等七省份7家都市报共同参与的“一带一路”联动报道组形成。统一使用的一个QQ群、一个微信群,就是七家都市报联动报道组的“办公场地”。24小时不间断投稿、零时差讨论配稿。
3月3日开始,“一带一路”联动报道强势登陆七大主流都市报。《大河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拉开了“豫满丝路 梦起中国”七城联动大型系列报道的序幕。
“豫满丝路 梦起中国”大型联动报道包括两个系列:一是7省区都市报联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上重要节点城市七城联动,整体上形成“七剑下天山”的态势。通过多角度、高站位扫描7个省份的发展与建设现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财富商机,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大河报子微信号“郑欧班列”的当家主播“郑小欧”讲“丝路故事”。“郑小欧讲丝路故事”板块以“郑小欧”作为大河报创造的微信子公众号形象代言人,通过它讲述河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建设中的典型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更接地气,通过亲切活泼的采编呈现,精细化传播直达人心,国策省情深入浅出。该系列见人见事,通俗生动,让人耳目一新。
从3月3日至16日,仅《大河报》“豫满丝路 梦起中国”大型系列报道就刊发版面15个、3万余字。7家都市报共刊发30多个版面。在纸媒报道的同时,“郑欧班列”公众号还推出“郑小欧和它的伙伴们”等H5页面,7家媒体还推送数十条新媒体专题。
7家都市报,占了全国都市报联盟将近四分之一的规模优势,纸上和网上互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传播,甫一出手,便形成了全国新闻界少有的媒体联动共商国是的轰动效应与传播效应。
3月10日,正逢全国两会休会,参加“一带一路”联动报道的7家都市报媒体记者齐聚河南大厦,携手启动了一次高潮迭起的新闻之旅。他们以新闻人的敏锐和果敢,在两会会场内,捕捉丝路报道动向,共同商议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如何进行媒体联动,为今后的互动总结经验。
《大河报》发起的“一带一路”联动报道立足当地,放眼全国,体现了媒体在国家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中国记者》《中国新闻出版报》和中国记协官方微信号都对此予以关注和报道。
三、全国人大新闻局点赞《大河报》,立法法报道敢于“蛇吞象”
立法法是一部宪法性法律,是一部管法的法。看似“高大上”,实则和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都密切相关。立法法的修改,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重点。
为做好立法法修改的报道,《大河报》记者李敬欣两次赴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召开的记者吹风会,在法工委和新闻局的帮助下,建立了由我国著名法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制订了周到的报道方案。
从3月7日开始,《大河报》提前启动事先准备好的策划“两会法眼”——立法法修正案系列报道,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由案例切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阐释生活中遇到的红头文件、规章、法规、法律之间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救济渠道,提出修法的必要性。
3月8日起,两会进入长达7天半“立法法时间”。《大河报》智库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巡视员郭林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姜明安,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行政法学会名誉会长应松年等我国顶级法学专家为本报独家解读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从3月8日下午开始,代表开始审议立法法修正案。《大河报》前方报道组记者在会议现场遇到代表提出的异议、质疑等,及时传递给会外配合采访的政法口专业记者,及时带着问题采访专家予以解答。记者搭桥,专家与代表“隔空对话”,这在都市报新闻报道中令人耳目一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次法律上会审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都要将法律草案交由我国著名语言专家组成的立法用语规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审读,由他们对文字和用词把关。《大河报》挖掘立法背后的故事,《他们为法律语言咬文嚼字》刊发后,网上和业界一片点赞。
《大河报》记者对立法法修改提出的建议,也被采纳。在第一次记者吹风会上,记者看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较大的市可以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大河报》记者提出,现在国家在一些地方设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验区,要这些地方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现在只赋予地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权力,岂不是造成城乡管理割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了这个意见,提请大会审议的修正案(草案)变成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城市”变“城乡”,《大河报》记者对立法法的修订也作出些许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负责人很是感叹:“国家立法的报道专业性太强,《大河报》作为一家地方都市报,敢于碰硬,把立法法报道做到如此水平,确实难得!”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