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邀请5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既涵盖了学界泰斗,也有业界精英,为来自海内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学子带来最新的传播资讯与研究动向,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进而深化对新闻传播学科和传媒业的认识。以下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常务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翟惠生7月19日上午在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摘要。
“歌德”与“讲德”
“歌德”说的是将事情照本宣科的歌颂出来,“讲德”指的是把事情或者道理梳理清晰后用自己的话通俗的说出来,让人听得懂,记得住,觉得对,跟着走。两者都是以传播为目的,但“讲德”的效果明显更好。
“追俗”与“通俗”
翟惠生说,讲故事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有的新闻从业者其实并不善于讲故事,只是利用现有的资料来整合故事,追着资料走,这是典型的“追俗”。而“通俗”则不同,“通俗”强调一个“通”字,媒体人要上通“天气”,准确领悟领导意图;中通“中气”,多多聆听业内专家学者的观点与建议;下通“地气”,站在受众的角度看问题。只有做到这些,新闻人才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传达领导的指示,讲出学者与专家的意思。这“通”字也正应和着“上海交通大学”名字中的“交通”二字,即“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足见融合互通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媒体工作者还要做到博古通今。历史是文化的载体,历史上的故事正是今日万物形状的成因。了解历史,理清历史事件中的关联,并把历史讲清楚,是今天新闻人的责任,也是传媒人铁肩担道义、传递中华文化的前提。
“包装”与“化妆”
翟惠生指出,现在一些商品的包装十分华贵,风头常常盖过了商品本身。虽然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如果太过隆重,就难免有舍本逐末的嫌疑。这浮躁的风气是我们不提倡的。过度包装没有必要,简单化妆就好。新闻与传播讲求的是内容为王,用作品说话,把最核心的东西用最通俗的话讲出来,摒弃不必要的修饰。
时代需要优秀的新闻作品,人民需要优秀的新闻作品,而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的是生活中细致的观察、头脑中积极的思考和话语上通俗的表达。
用自己的话讲出有情节的故事,是每个新闻人都应该掌握的重要能力。(原琳)
学员提问 |
学员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