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2015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暨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最新消息
人民网>>传媒>>正文

何建华:智库——政策研究的前瞻性保障

2015年07月30日14:0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何建华

2015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邀请5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既涵盖了学界泰斗,也有业界精英,为来自海内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学子带来最新的传播资讯与研究动向,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进而深化对新闻传播学科和传媒业的认识。以下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7月27日上午在第六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概况。

讲座以《智库与传播》为主题,何建华综合数据与智库的研究实例,对智库的缘起、发展、未来走向进行介绍,剖析智库建设及研究方式以及智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何为智库

何建华介绍道,智库诞生于20世纪初,英文译为“Think Tank”,学术界将其翻译为“思想库”,媒体一般称为“智库”。智库建立的目的是在政策上对政府产生影响,属于政策研究的一种,是非营利的,且一般拥有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

针对智库的飞速发展,何建华解释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获取信息的去多大大增多,此刻需要第三方,一方面帮助公民了解所处的社会与世界,另一方面替政府发声解释政策的制定。智库是依托知识学理来进行推导,科学分析来平衡政府与社会。

跨国视角下的智库发展之路

关于未来智库的发展方向,何建华分析指出,今后智库的国际化程度将大大提高。1994年,卡耐基莫斯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在当今世界,一个以全球安全、稳定与繁荣为重要使命的智库,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设立永久分支机构,以跨国的视角开展研究工作。

在研究方法方面,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新传播时代做学问愈加困难,如何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何建华指出,智库研究应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建构数理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正面、负面双向研究。

何建华指出,今后智库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将研究所涉及的不同领域、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分析。同时,要注重研究的开放性,进行跨学科、跨国、跨文化背景的交流访问,开拓研究者的视阈。(郑亦亭)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