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致辞及寄语
人民网>>传媒>>正文

眼高·心细·苦读·勤写——甘惜分论青年治学之道

2015年09月15日14:1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金秋时节,又到迎新!各新闻与传播院校都积极开展了迎接新生的工作,其中,迎新大会上院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的迎新致辞及寄语,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各新闻与传播院校的迎新致辞及寄语,对青年新闻学子初步了解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正确掌握新闻学学习方法、蕴育形成新闻理想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也应该是我们新闻教育界值得重视和关注的内容。一篇精彩的迎新致辞及寄语,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作用,或许并不亚于一堂课上的专业传授。为此,经联络商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组与人民网传媒频道共同开展“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致辞及寄语”征稿活动。热烈欢迎各新闻与传播院校领导、老师、毕业生、在校生积极投稿!

》》》点击查看《“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致辞及寄语”征稿启事》

中国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甘惜分的《眼高·心细·苦读·勤写——一论青年治学之道》一文,至今读来仍对青年新闻学子有现实教育意义,为此,特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致辞及寄语”征稿活动中予以刊发。

【授权转发注:新闻学会与人民网开展了个帮助新闻院校新入学的青年学子正确认识新闻工作、掌握新闻学学习方法的征文活动,希望将我《甘惜分文集》中的几篇相关文章转发到人民网上。这是好事,我赞成,同意人民网转发。如果我多年以前发表的文章能帮助到现在的新闻院校大学生,我很高兴。——甘惜分 2015年9月10日】

中国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甘惜分

中国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甘惜分为此次活动题词

常有青年同志问我治学之道,我总是以八个字答:眼高、心细、苦读、勤写。

有人一见到“眼高”二字,就惊呼起来,说现在的青年人,毛病就出在眼高手低,谁也看不上眼,你却还要提倡眼高,不是火上加油吗?

其实我说的所谓“眼高”,决不是大话连篇,狂妄自大,而是在治学上要有雄心大志,不以点滴成为满足,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最高峰攀登。

在学术的道路上,最可怕的是混日子,当一个“混世魔王”。咀嚼前人的成果,工作能应付得过去,甚至还能写出几篇文章来,于是飘飘然起来,躺在老本上过日子。到头来在学术上并无建树,特别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把自己所从事的这门学术向前进,没有超越前人,不能独树一帜,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原地踏步,炒别人的冷饭而已。这是学术工作者之大忌。

学问之道无穷,根本不存在有所谓“止境”。人再高的成就,也不是最后的境界。事物总是发展的,学术上也要不断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这种攀登高峰的雄心壮志,没有这种永不知足的学术雄心,是一辈子也干不出什么名堂来的。我以为一个人不能有政治野心,但一定要有事业雄心。有政治野心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投机商,但没有事业雄心,就会成为一个庸碌之辈,了此一生。

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为真理而奋斗。人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任何事物,真理只有一个,是可以追求到的。只有胸怀坦荡、不受蒙蔽的人,才可以接近真理。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此时此地似乎已掌握了真理,但历史前进了,方知昨日之非,这是好事,再向更高的真理追求就是了。你了解了事物的真谛,掌握了事物的规律,你会感到最大的愉快。

要追求真理,其对立面就是要反对随风倒。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潮在你的耳边吹风,甚至诱以高官厚禄和名誉地位,你如果为这些东西而追求,这就敲响了你在学术上的丧钟,是最大的悲剧。自古以来的大学问家,都是追求真理的先驱者,虽然他们受历史局限未必能发现真理,但他们那种孜孜以求的气概是可歌可泣的。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还会受苦受难,你追求真理,有人偏在那里罗织你的罪名,你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沉重打击。我们的前人许多仁人志士为了真理而受苦,而献身,但他们终于得到历史的尊崇,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人。

有些人打着研究学术的招牌,文章一篇一篇写,书一本一本出,活像个学术权威。他们的诀窍就是随风例,随机应变,朝秦暮楚,与时浮沉,见风转舵,今天打昨天自己的嘴巴,明天又打今天自己的嘴巴。这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弄学术弄到这般地步,已经不齿于人类。比如姚文元就是这样一流人。他以写文章起家,他什么都能写,文学、政治、音乐,似乎无所不能,都是奉命作文,背后有人撑腰,挥舞棍子以势压人而已,是一个典型的野心家和文痞,最后落得个可耻的下场。我们今天的青年学术工作者,千万不要学姚文元一类人,而要学司马迁、王充、范缜、柳宗元、黄宗羲、顾炎武、谭嗣同、鲁迅、闻一多、吴晗这样的先辈,一身正气,义无反顾。可能一时迷了路,改过来就是了。追求真理而偶然失误,同那些学术投机商是根本不同的。

追求真理的人,决不是藐视一切,要尊重前人和别人,要善于把前人和别人的知识拿出来为我所用,当然不是抄袭。要学有根底,胸中有扎扎实实的学问。这就非要苦读不可。人各有专业,专业书当然非多读不可,这是不用说的。但我以为人的知识面不可太窄。有的人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一无所知,这很不好。我主张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与专业相近的书都要吸其精华。现代科学迅速发展,边缘学科不断出现。与你所学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和有关学科肯定不少,都要有所涉猎。这样研究起问题来,才能多所参照,左右逢源。杜甫诗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也是一切有志于学术者的座右铭。

苦读,就是任何时候都在读,都在想,要沉醉进去,“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不要搞坏了身体,要劳逸结合,搞点体力活动。总之,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而不辍,学而不厌。大学四年,即使再加研究生三两年,都不过打个基础而已,真正的功夫还在后头。许多有大学问的人,都不是什么进士举人出身,也没有上过大学。全凭一股顽强的拼搏精神,刻苦自学,终于脱颖而出。现在的青年,学习条件好多了,图书馆资料室到处都有。古代知识分子背上几捆竹板,上面用漆写的字,即使这种书也是少得可怜。富家子弟也不过用车拉上几车竹简,叫做“学富五车”,其实际字数不及现在几本书。那时的知识主子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还苦读精研不已,今天的我们比他们学习条件好上千万倍,还能不珍惜吗?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千种书,万种书,至少要精读几本马列的书。现在马列主义在有些人看来不时兴了,对时髦读物趋之若鹜,而对自己的老祖宗,对不起,忘记了。这是很不好的风气。马列主义集人类思想精华之大成,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物质的普遍规律,这就是它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思想武装。离开了它,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判断失误,就会成为盲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观察问题常常比别人高明,比别人深刻,能抓住本质,这就是由于他们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点道理要向青年同志反复说,不可掉以轻心。

马列的著作很丰富,一般人当然不可能通读。但精读几本最主要最基本的著作是不可少的。四卷本毛泽东选集是出自中国的土壤,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的结合,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更要精读。读一遍读几遍还不够,平时遇到问题还要不断向它们请教。我自己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被一个问题难住了,拿出马列著作来读一读,举一反三,可能豁然开朗。

当然只读马列著作还不够,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不是念经,而是科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要不断用各种新的科学成就来武装自己,要读人类史上极为丰富的经典著作,还要不断阅读新出版的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要不断吸收新的营养。要做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真是难啊!

老读书还不行,要善于积累资料,要善于思索。要心细,要一点一滴地把对自己有用的那些闪光的思想和材料记下来。是用卡片或用笔记本,随自己的习惯而定。我自己因为长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不可能用卡片,没有养成记卡片的习惯,解放后进入大学工作,有时记卡片,有时用本子,比较零乱。年纪愈老,记忆力愈差,看过的书又忘了。这是我的一大缺陷。因自己之不足,奉劝青年同志要及早养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积累资料的方法。没有分门别类的积累资料,要想做成一门学问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书刊可谓多矣,要一点一滴集其精华,分门别类,井然有序,置于身边,建立一个自己的信息库,运用时一查即得,得心应手。这对你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一面积累资料。一面还要积累思想。我在前面说过,学习要沉醉进去,一天到晚,一年四季,都在思索科学之道。一旦有所得,就要记下来。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如不把思想火花留下,就可能被忘却。古代有的大诗人每得佳句便写在纸条上,投入随身袋内,然后整理剔抉,便成好诗。我们教师也当如此,不下这种细致的功夫,休想有所成就。

再谈谈勤写。这里所谓“写”,已不是摘资料,记思想,而是写文章。青年同志应及早趁年轻力壮时,有论著问世。在大学生和研究生时代,就应有科研成果。只学而不写,所学的东西不会系统化和理论化。只有一面学习,一面精研,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争取公开发表,这才能巩固你的学习成果,使知识日渐条理化系统化,日有所进,年有所长,为后来成为专家作准备。有的青年在大学四年无论文,研究生仍少写作,空等闲白了少年头,起步就比别人晚了。我是主张在青年时代就能脱颖而出。只要脚跟站稳,为真理而奋斗,就不怕标新立异。不标新立异,而随人俯仰,这种人与学术无缘。常写文章,文思不会枯竭,反而思如泉涌,越写越多。反之,长期不写作,笔头生锈了,泉水干涸了。这是写作的辩证法,不信试试看。

总之,青年同志正是奋发有为之时。现在的青年人之中,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出现不少名记者、名编辑、名政论家、名学者,希望之柄正握在你们手上,关键是要刻苦用功,我们这些人已经老了,寄希望于未来一代,中国是大有前途的。 

【本文转自《甘惜分文集》(第一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406-409页。】

【这部分原以《眼高·心细·苦读·勤写——同青年同志谈治学之道》为题刊发于《新闻与成才》1992年第1期,第6~7页,发表时作者署名为“本刊顾问甘惜分”;后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职工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1992年第3期,第58~59页。】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