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8期

電視紀錄片中農民形象的真相與想象【2】

劉修榕 劉行芳

2014年08月26日08:42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三是基於經濟效益的權衡。隨著財政斷奶、經濟獨立,各級電視媒體必須自己從市場上去找效益,這就免不了會對其所反映內容的經濟效益以及那些可以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社會效益做必要的權衡,那些能夠帶來豐厚回報的題材,如公司老總、國有企業、市場新貴、金融保險、社會名流甚至是政府官員,自然就成了各家電視媒體競相追逐的對象,作品的系列化、立體化甚至堆積化呈現幾乎成為常態﹔而像農民題材的紀錄片,內容單一難以拍出新意,節奏緩慢難以激動人心,城市觀眾難以興趣盎然,很顯然,農村題材的片子難以獲得理想的市場回報,很難為台裡掙來真金白銀,備受冷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事實上,我國農民電視紀錄片,總體上呈現出三少三多的局面。

一是相對數量少,而內容顧此失彼的多。新世紀以來,盡管有關農民的紀錄片難覓蹤跡,但涉及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創作的絕對數量則呈現直線上升趨勢,甚至有人認為它已經成為堪與歷史題材、軍旅題材以及都市題材比肩的電視劇類型。[6]不過,與其他熱門題材電視劇相比,農村題材電視劇數量上依然沒有大的突破,比例失調,質量上又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遠未滿足廣大農村受眾的收視需求。如有一年中央電視台熱播《劉老根2》《希望的田野》《好爹好娘》《走進八裡堡》《燒鍋屯鐘聲》《三連襟》《郭秀明》《遠山遠水》,一時間銀屏好像成了農民的舞台,但細細一數,央視一年播出的農村題材電視劇不過七八部,有評論諷為“九億農民八部戲,農民兄弟不滿意”。經濟決定文化,文化決定人們的審美取向。農村題材電視劇數量偏少,是全社會集體選擇的結果。城裡人對農村題材電視劇沒有興趣,即使是農村人,他們也更喜歡看城市題材電視劇,“因為那裡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向往”[6]。在影視劇都遭受冷落的大背景下,投巨資來拍攝農民電視紀錄片顯然會被認為是不明智的決策,農民電視紀錄片少而又少的局面不可避免。

更令人擔心的是,屈指可數的農民電視紀錄片,內容顧此失彼、憑空想象者亦隨處可見。即如備受好評的《農夫和野鴨》,本來是數萬隻野鴨大肆破壞農田,造成農民80多畝稻田絕收、100多畝稻田受損,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農民苦不堪言,記者也用鏡頭記錄下“萬隻野鴨盤旋,每天田地搶食,農夫驅趕無效,叫苦不迭”的現場畫面,但記者為了表現出所謂的獨特性,居然“用三個月時間跟拍一隻雌性野鴨從發情求偶到孵化幼雛直至遭到人為捕殺的全過程”,來“展現野鴨的生存境遇,把野鴨與農夫之間矛盾和沖突的情節和細節具體化、形象化、獨特化”。[7]作品雖然看上去很美,也展現了制作團隊的專業水平,但卻未能具體呈現農民的艱難和無可奈何,更沒有提出人與野鴨之間的終極解決之策,未能讓人看到出路。

二是反映農民真實生活的內容少,而憑想象制作的作品多。2011年12月15日,中央電視台“看見”欄目播報了題為《“淘寶”的村庄》的紀錄片,介紹了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在短短4年時間,由一個普通農村變成一個“淘寶村”、村民們靠在網上賣家具致富的經驗。作品完全聚焦於“在1180戶的村庄裡,現在已有600多家農民網店﹔睢寧原本是江蘇的貧困縣,東風村也是個窮村,但在2010年阿裡巴巴公司主辦的第七屆網商大會上,沙集鎮卻獨得大會唯一的‘全球最佳網商沃土獎’”的成績,而完全忽略了他們還有農田要種,還有小孩要上學,還有老人要侍奉,甚至還有各種矛盾、情感生活要處理等,這些都未能做出必要的交代,作品給人的感覺是,“隻要一上網,就可賺來黃金萬兩”。特別是完全忽略了沒有條件開網店的那部分農民,這就使得紀錄片誤入顧此失彼、憑空想象的歧途。再如曾獲中國小康電視節目工程電視專題片獎的《農民老板孫昌武》,主人公就被拍攝成為一個賺錢機器,除了賺錢還是賺錢,再把賺來的錢拿去回報社會,然后再去賺錢,最后見証歷史的進步。人物被拍得干巴巴的,沒有血肉,觀眾難以看到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免不了會敬而遠之。

三是能夠吸引觀眾的作品少,而遵命應景、對付上面的作品多。國內有關反映農民形象的紀錄片,整體上能夠吸引觀眾的作品少,奉命行事、遵命應景、拍給領導看的作品居多,而獨立創作、形象生動、具有一定深度的紀錄片作品難覓蹤跡。正如李長春一針見血指出的那樣,不排除有些作品就是“以獲獎為目的,以評委為標准,以政府為市場,以虧損為結局”。[8]此類作品幾乎成為當前涉農電視片的主流,這裡不一一贅述。

二、用紀錄片形式表現農民生活是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幾千年來農民一直是這個社會的主體。今天,隨著社會的變革,上億農民背井離鄉,踏上進城務工的征途﹔而且,隨著國家發展的需要,他們又面臨著需要市民化的挑戰。依據《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將達到8.4億,每年會有1200萬左右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由於中國城鎮化起步晚,需要轉移的農民數量龐大且千差萬別,其經濟基礎薄弱和媒介素養較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順利實現城鎮化,學者們進行了各式各樣的探討,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方案。但隻有農民才是這一天翻地覆歷史進程中的主角,他們身份的轉變與職業的轉型一定是非常艱難甚至可能是極其痛苦的,電視鏡頭有責任對准他們,真實記錄下他們的轉型歷程,反映他們的喜怒哀樂。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