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8期

電視紀錄片中農民形象的真相與想象【6】

劉修榕 劉行芳

2014年08月26日08:42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經典的特寫畫面、好的情節細節的對比,好的經典畫面的合理回放,恰當的明暗光線的運用,能夠起到特殊的強調作用,能夠讓觀眾浮想聯翩。比如《歸途列車》裡所有田園的鏡頭都光線明亮,色彩鮮艷,給人的感覺是最美的。但如此美景卻留不住世世代代生於斯長於斯的當地農民。列車上擁擠的人群,污濁的空氣,昏暗的光線,還有各種不可預測的意外,卻是農民們自願做出的選擇,加上一些特寫鏡頭和時不時地回放此前已經出現過的鏡頭,觀眾不禁會問:為什麼農民要離開這麼美的地方,去沿海城市擁擠、簡陋的環境裡打工?這就是特寫、對比和回放相結合的魅力,它能夠引起人們的思考,激勵人們去尋找答案。

用紀錄片表現農民群體形象、記錄他們生活的歷史責任已經擺到了我們的面前,我國電視媒體和電視工作者一定要肩負時代賦予的這份責任,扎根農村,貼近基層,用真實的鏡頭、誠懇的態度、精良的作品,來反映農民的心聲。

[本文為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城市化進程中農民群體媒介素養提升研究》(項目編號:14AXW010)的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紀錄片的本質在記錄事情的原本歸真[N].新京報,2014-05-13.

[2]楊錫華,朱鑫.江蘇廣播電視“三農”節目解析[J].視聽界,2006(5).

[3]中國城市居民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小時[EB/OL].http://news.sina.com.cn/society/2000-08-05/114650.html.

[4]北京統計信息網.北京城市居民時間分配狀況分析[EB/OL].http://www.bjstats.gov.cn/ldcxxt/tjfx/tjbg/200511/t20051118_34339.htm.

[5]李釩,孫林霞.農村居民文化消費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人民論壇,2013(5).

[6]孫寶國,吳瑕.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偽現實主義傾向[J].視聽界,2013(12).

[7]李汝建,張申等.最難認識的是自己——電視紀錄片《農夫和野鴨》創作談[J].南方電視,2007(2).

[8]李長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改革創新,振興和繁榮京劇[M]//文化強國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記錄中國農民工與城市變遷:白雲全球征集農民工紀錄片[N].南方日報,2012-12-07.

[10]洪妍.現代化進程中農村題材紀錄片的價值[N].中國藝術報,2012-06-18.

[11]中新網山東頻道.紀錄片《鄉村裡的中國》主人公:我是鄉村裡的追夢人[EB/OL]2014-03-29,http://www.sd.chinanews.com.cn/html/article/20140329/2014032914232629356473.htm.

(劉修榕為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編導﹔劉行芳為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教授)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