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12月下
人民网>>传媒>>正文

2014年传媒观点【2】

宋守山

2015年01月21日11:20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关于媒体责任

中央始终强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即使发展文化产业也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借鉴创新,强调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绝不是要搞什么“产业化”,不能只讲票房、收视率、发行量,不能放松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引导。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人民日报》,3月12日)

任何文化作品所反映的最深层的内容就是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发展文化,不能只考虑钱,钱不能代表一切、也代表不了一切。文化传媒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当钱与我们的价值观冲撞时,如果为了钱放弃价值观,就是出卖我们的精气神。我们绝对不能为了追求金钱利润而放弃价值观。

——3月31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团队谈心时说

市场经济时代,诱惑很多。一些记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忘记了或者背弃了当初的理想,做出违反社会道德或者法律的事情。这不能全部归咎于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很多年了,他们的记者也是既讲自律也讲他律。如果缺乏新闻职业道德,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基础,是不足取的。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方汉奇(光明网,2月19日)

所谓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建设并不是通过规模化扩张、依靠垄断而获得的单向信息投放能力,其实质应该是双向沟通能力的打造,即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建设目标需要从“自我赞美的独白”转型为“理性公平的对话”,服务于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战略。

——朱春阳(《新闻记者》,2014年第11期)

新闻人心声

新闻就是不断地报道,但是究竟产生没产生巨大的改变,不是衡量你该不该做的标志。汇聚起来声音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刚发出声音的时候你是最先行者,刚发出声音也许很微弱,但是当凝聚了足够的声音的时候就会带来改变,就够了。我们已经报道了好几年雾霾的事了,改变了吗?但是没改变就不该报道吗?未来的改变一定和我们这几年的报道紧密相关。

——4月12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做题为“二十年,我们的时代”的演讲

我们从理想主义来到了消费主义,来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们迎来了无数的主义,直到我们彻底没有了主意。暗夜里抬起头的时候,发现星空里写着,“你正位于混沌的互联网时代”。

——澎湃CEO邱兵所作发刊辞《我心澎湃如昨》中的话

半辈子写好人,还是没有写完;立志一辈子做好记者,但依然在路上。我们山西老家有句古训:“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我老了,但有人正年轻着。算起来,我在岗位工作的时间还剩5年,做事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做人的时间依然很长很长。

——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在“好记者讲好故事”记者节活动中的演讲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教师)

上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