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浅析媒体对“项目建设”类新闻的报道模式【2】

张文涛

2015年02月05日13:54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四、获取受众关注度的途径

要解决以上问题并增强报道的受众关注度,主要有两个着力点。

1.以平民视角挖掘现场新闻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使得向来低调的纪录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虽然是一部纪录片,且片中亮点很多,但最让观众难忘的,还是那些个辛勤劳动者质朴的笑脸,那是一份温润心灵的真诚。

作为一档美食节目,《舌尖》的视角对准的并不是美食大师、俊男美女主持,而是将焦点锁定在普通的渔民、农民、山民、牧民身上;它讲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美食制作者的生存状态,普通大众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共鸣。

由此推及重点项目报道,在报道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部分目光放在与工程相关的人的身上。他们或许是项目建设者,或许是项目受益者。离开了他们,重点项目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源,要找准这个平民视角,深入一线的采访必不可少。

2011年5月,笔者在深入湖北谷城经济开发区采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展时发现一个典型,台资企业襄樊新之光电子有限公司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吸纳250多名青年就业,而该公司能放弃外地优惠条件落户谷城发展,归功于谷城籍打工妹肖娟的牵线打桥,于是笔者改变原来采访计划,深入采访打工妹肖娟的事迹,一条题为《打工妹肖娟引资1500万 将台商企业“搬”回家乡》新闻在省、市广播电视台播出,这无疑比单纯的发一条项目竣工报道更胜一筹,收到很好宣传效果,还被评为当年襄阳好新闻一等奖。

正是这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得以采制作出大家喜爱的新闻。这和单单坐在办公室堆砌材料,写不出让人心动的报道是一个道理。只有亲临现场,记者才可以把握真实,才能看到更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挖掘出更有群众基础的新闻报道。

2.点面结合,深度解读

新闻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它既处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下,又与同时期周边各事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关注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意义更能彰显主体事件的新闻价值。

2013年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谷城再生资源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湖北金洋冶金有限公司是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支柱企业、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我们以此为由头,深入解读“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心采访、大量占有相关素材的基础上,认真谋篇布局,一篇题为《循环经济的“谷城模式”》的报道在省、市台重磅推出。因此,做重点项目报道,不能局限于一时一物,要懂得点面结合、由此及彼,这样才能做出更厚重、更深刻的新闻报道。

当然搞好重点项目新闻的报道,策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家集思广益,对报道的内容、角度、形式等集思广益,预先予以安排。要想出奇制胜,有所创新尤为重要,怎样把报道做活,是重大新闻策划的主要诉求。诸如记者体验式报道,市民代表探访重点项目建设,邀请专家与百姓零距离沟通等等都具备着新闻报道的创新型和可实践性。(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广播电视台)

上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