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浅析媒体对“项目建设”类新闻的报道模式

张文涛

2015年02月05日13:54  来源:视听  手机看新闻

摘要:重点项目建设都是当地党委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满足“重要性”,也是“为广大受众普遍关注的”;其次,重大项目工程一般都是“为民办实事”项目,必将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还具有“贴近性”。在这两个普遍前提下,在恰当时机,融入时效性、新鲜性、趣味性、针对性等,重点项目报道很容易压倒其他类新闻,成功吸引人们的眼球。

关键词:项目建设;报道模式;挖掘新闻;深度解读

项目建设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工作,谁拥有项目,谁的经济就有支撑,发展就有载体,工作就有抓手,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从这个层面来讲,努力搞好项目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是各地主流媒体的重中之重。

一、关于项目建设报道的经济学思考

现代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项目都对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内在影响”并产生连带效应。从重大基础性项目看,建设投资扩大了建筑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对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相关需求。项目投入使用后,由于设施的功能给利用者带来效益。设施效果在波及过程中还会放大间接效果。比如,山区由于交通条件改善而使旅游业得到发展,并伴生餐饮、娱乐、度假等产业;高速公路通车会使沿线蔬菜生产降低运输费用、缩短运输时间,与其他产地相比提高价格和鲜度上的竞争力等等。

经济学理论用“发展极效应”来描述工业项目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重大项目往往能够改变一个地方的经济区位。如十堰、宜昌因为汽车、水电项目而成为区域经济中心。项目重大意味着配套生产的“扩散”量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吞吐量”大,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溢出”力强。从而推动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为地方媒体的采访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深入基层去体验生活是新闻工作者寻找新闻线索、挖掘新闻题材的基本途径,但这一途径的收获相对于新闻要反映的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得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还得多思考,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对客观事物有全面的认识。

二、媒体要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建设搞好新闻报道

经过多年摸索和策划,各广播电视媒体对于重点项目的报道都有成熟的采访预案。

在报道的丰富性和实效性上,对某工程开工的报道能做到当天采访当晚播出,同时深入挖掘其他信息,做好项目的背景报道以及有关投资主体的人物专访。这样,不仅可以占得时效性的先机,在报道的角度和容量上,都得到了有力的扩充。

项目报道的范围由原来单调的修桥修路全面拓展到交通、能源、工业、商贸服务、城建环保、农林水利、社会事业、旅游、旧屋区改造、房地产等各行各业。报道关注面的扩大,决定了受众群体的扩大,这给重点项目报道增添了更多魅力。

在报道模式上,也从之前单调的开竣工类消息报道,充分延展、纵深、创新。形成了五种基本类型:(1)进展追踪型,跟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设计、开工建设、阶段性进展,到竣工投用以及使用效果等等;(2)信息服务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改道、封闭,完工后产生的新便利等生活服务类信息,与大众密切相关,媒体很乐意担起提醒和告知的责任;(3)解读型,这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深度报道,从该项目工程建设入手解读辐射力、带动性,延伸到经济建设、区域发展等;(4)综述型,更倾向于盘点、归纳、总结,它可以以产业链、项目群为主题、以时间为线,纵观历史发展,也可以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大前提,综观各地各行业掀起项目建设高潮;(5)策划活动型,媒体作为活动组织者,以建设工地为现场,开展相关活动,或慰问劳动者,或带市民探班,或进行其他交流活动等。

三、报道中应避免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重点项目报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弊端,无一不直接影响受众的收视欲望。因此,要想拍摄出一条大家爱看的好报道,必须避免问题。

术语运用不当。重点项目报道,记者采访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专业术语,例如:城市矿山、城市建设中BT和BOT模式等。当记者把这些专业名词,原原本本地搬到新闻报道里,传播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尽量少用术语,必须要提及时需附注“名词解释”,这就需要记者融会贯通,“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通篇只见“建设”不见“人”。重点项目报道的虽是钢筋水泥等,但这也离不开建设者,最终目的还是为“人”服务。但现在充斥电视荧屏的很多新闻报道,全篇都是某工程的简介及建设进展等,完全找不到“人”这个因素。没有人气的报道,没有人情味的报道,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打动观众的内心。

报道模式化。这是记者采写的惯性思维和惰性态度在作怪。目前几乎超过半数的报道,都由工程概况、进展和预期目标三大段落组成。这种模式化的报道,以最直接的方式,为市民提供他们最想了解的要素,但观众看得多了、看得久了,难免觉得乏味。且记者保持这样采写模式久而久之,很容易忽略掉除重点工程进展外其他的新闻点,报道的效果大打折扣。只有丰富多样化的报道形式,才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材料堆砌,解说枯燥。这往往是记者拿到项目建设简介,拍摄几个画面,不是深入一线采访的产物。再加上各相关单位都有一些材料汇报,可以拿来摘抄。对于只需要工程概况和进展就可以成篇的部分记者来说,堆一堆这些材料即可。然而,汇报材料的语言,和新闻语言明显有很大不同,单靠这些生硬的语句堆砌出来的稿件,连编辑看了都头疼,更别说受众了。

下一页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