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报业集团掌门人裘新对媒体“融合”作如是解 :“‘融合’是此涨彼涨而不是此涨彼消的关系。它避免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你死我活’的关系,从彼此替代变成彼此融合、共赢。”③
也有人持冷静的看法,搜狐公司原副总裁刘春指出:“几篇时政大稿并不意味着以原创内容为特色的网站就能成功,因为再多的原创也支撑不起一个新闻门户,而基于PC端的门户本身就在衰落中。‘澎湃新闻’最近的火爆仍然来自微信公众账号和移动端的转发传播,它的未来在APP和移动端。”④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既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移动特点,又具有“分享、开放、互动”的互联网优势。⑤
2014年,与澎湃新闻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今日头条”,不同的是,后者受到了传统媒体的严厉抨击,理由是它侵权,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化为己用。也许我们可以把澎湃新闻视为旧媒体转型所为,而“今日头条”则是新媒体打着旧媒体旗号的一种信息掠夺。在这里,好像新闻规律和信息规律打架了,啥是新闻规律?很多人提新闻规律时,针对的通常是宣传规律。不过,现在看,网络突出的是信息规律,或者说是市场规律。比如说,“今日头条”的口号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就是市场规律。而如果按照新闻规律来说,这句话就应该改为:“头条才是你关心的”。这种顺序说明了新闻规律的状况。而澎湃新闻走的路子正是按新闻规律办事。信息的去新闻化在“今日头条”这样的媒体上很容易看到。以前媒体用信息的概念代替新闻时,是一种去政治化。而现在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新闻这个品种好像在受到信息的挤压,并非因为新闻的历史短,而是机器人写作新闻成为现实可能,如同用信息的方式报道新闻。
老实说,我们对大数据有一定的质疑。首先,在数据不太透明的社会中,大数据技术靠啥抓到可信的数据?“今日头条”就是一例。其次,我们不否认大数据可以搜索出更智能化的个人数据,问题是,这是否体现了人类获得信息的动机和方向?最后,也许我们还可以把数据分为硬数据和软数据,问题是大数据会让信息变软吗?
走基层成为新常态
多年来,走基层一直是官方提倡的一种媒体行为,按照过去的规律,政府主导的新闻行动往往很难坚持特别久的时间,虽然不能说是一阵风,但至少它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一方面,是上级政策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是否接地气,是否有足够的新闻界原发动力,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新闻行动的持久性。
不过,这次走基层活动看上去持续了更长的时间,转变作风当然很重要,比这更重要的是,中国新闻的姿态更低了,基层定位下沉了,高高在上的感觉更少了。应该说,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来自于官方的指导,还源于新媒体的压力以及整个中国社会形态的微妙改变。
过去,一说到走基层,基本上都是报道基层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如今走基层的内容更丰富了,不仅仅有表扬性报道,也有批评性报道,并且增加了很多体验式报道。以往批评性报道的对象经常是基层干部,舆论监督出现了对下不对上的倾向。现在的批评性报道就显得正常一些了。以前的基层报道主要是由民生新闻唱主角,新闻比较琐碎,地域比较狭窄。如今走基层报道的加入让地方新闻的视野更加开阔,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就是民生新闻的出路是在公共新闻领域还是在走基层。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国来说,中央新闻或者说全国新闻通常占据统治地位,地方新闻往往成为附庸或者陪衬。而走基层新闻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从政治意义上说,了解一个真实的基层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从舆情的角度,还是从群众的呼声上,都超越了过去简单的访贫问苦模式。当新闻界很多人谈论用户意识的时候,要知道在基层有许多人还谈不上成为一个用户。很久以来,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是比较单一的,媒体甚至远远满足不了这种渠道需求。现在像央视《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是很难做的,这也给走基层报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新闻专业主义和走基层报道中找到平衡,如何在走基层报道中锻炼记者的职业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走基层也有了新的含义,目前的走基层报道还仅仅限于传统媒体的记者,那么,新媒体记者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需要呢?
注释:
①喻国明 姚飞:《媒体融合:媒体转型的一场革命》,《青年记者》[J],2014年8月下
②朱春阳 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中国报业》[J],2014年第15期
③赵子忠 崔卓宇:《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新闻研究导刊》[J],2014年第12期
④宋雅娟:《“澎湃新闻”到底有多新》[N],《光明日报》,2014年8月23日
⑤郭泽德:《澎湃新闻的移动战略研究》,《新闻研究导刊》[J],2014年第12期
(刘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尹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生)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