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两会报道看新闻客户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注重差异化竞争,避免内容同质化
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量极大,同时各媒体相互转载、引用,相近的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屡见不鲜。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要使新闻客户端获得受众的关注,需要突出特色,实行差异化竞争,避免内容同质化。
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新闻”客户端一方面依托人民日报在时政报道方面的资源,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充分发挥人民日报理论深厚思想性强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见解深刻、可读性强的评论,帮助受众解读热点事实背后的原因、意义。而“腾讯新闻”客户端依托主流媒体的两会报道内容,结合自身受众特点对两会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推出特色产品。其策划的专题“新闻哥路边摄”走大众路线,受到用户欢迎。
(二)报道形式要适应用户阅读习惯
移动客户端的新闻传播要体现传播媒介的特性。手机媒体具有高度便携性,正好填补了人们的零散时空。人们经常在碎片化、短促的时间内使用手机,如候机、等车、购物排队等。要“吸引受众在非连续的、间歇的和零散的时间段和空间段内的注意力[4]”来获得关注,需要结合手机媒体的特性,考虑手机用户的浏览习惯、方便性等,设计清楚简洁的页面,提供信息导读,以凸显要点。如何在狭小的屏幕内安排图片、文字等要素,以适应用户阅读习惯,方便获取信息,是客户端需要重视的问题。
图4 人民新闻客户端主页
综观两家新闻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当注重对页面的设计。主页以小图配合简短的新闻标题与一句话导读,清楚明了,生动活泼。而点击每一条新闻进入后,页面文字都极其简短,且每段只讲一个要点,具有段落多且短小的特点。相比之下,“人民新闻”客户端在页面设计方面缺乏友好性。主页字多图少,且标题过长,导语按照传统媒体的阅读方式呈现,没有进行精简和再编辑,重视内容而忽略对形式的设计。
简洁、清楚的页面设计,才能适合新媒体时代下手机用户的阅读习惯。移动客户端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和延伸,内容和传播方式要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考虑用户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及审美特点,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如果单纯将已有资源照搬,不考虑用户的接收习惯,看似是对传统传播方式的拓展,实则是平台和人力物力的多重浪费。
图5 腾讯新闻客户端主页
(三)发挥受众的主体性,创新传播的内容和形态
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用户既是受众,同时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受众的选择性点击、转发、评论,都体现了受众的主体性,而受众的参与、反馈行为,本身构成了传播的内容。因此,传统媒体在发展新闻客户端时,要考虑如何发挥受众的能动性、主体性,开发出不同于传统媒体制作、传播方式的新内容、新形态。例如“澎湃新闻”客户端中的“热门追问”页面,用户可以对新闻提出疑问并获得其它用户的解答,用户的问答本身成为传播的内容。这一功能设计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5]。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显著不同就是能否让受众借助该媒体顺畅‘发声’,从而奏响自媒体时代的强音”[6]。媒体在发展新闻客户端时,既要考虑“我有什么资源”,更要思考“用户需要什么”,思考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功能需求,在内容、形态上不断创新,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杨凤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教授;梁立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ic.cn/xw/rdxx/201401/t20140120_4024 896.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 1407/t20140721_47437.htm.
[3] 毛磊.媒体应有怎样的“两会态度”[EB/OL].http://news.sina.com. cn/pl/2013-03-01/051926392832.shtml.
[4]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 “关于澎湃”的介绍[EB/OL].参见“澎湃新闻”客户端首页.
[6]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