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媒体融合发展下的创造性采访【2】

——浅论《献给北川的橘子》《生命的味道》写作特色

郑艳华

2015年03月19日13:2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好内容决定好报道

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信息采集者,而真实、权威的信息是一切报道的前提。

媒体融合发展,受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主动地制造、使用、消费信息,逐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互动传播模式,追求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轻松体验。因此,传统媒体只有精确把握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才能提升传统报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在鲁甸地震发生后,受众急切了解来自救灾一线的鲜活信息。在房倒屋塌的山镇里、在巨石飞滚的山谷上、在雨中夜行的山路处,从到达灾区的那一刻起,新华社记者深入灾难新闻现场,深入细致收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深入捕捉打动人心的典型细节,全景记录灾区干部群众自救互救、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事迹。

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创意无限、创新无限、创造无限。受众是最重要的资源,受众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这对传统报道内容设置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媒体融合发展,通过聚合、配合、整合、融合,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在报道理念上,它牢牢坚持以导向为灵魂、真实为生命、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它坚持弘扬主流价值、坚守人文情怀、坚决正确引导舆论。在采编模式上,它把内容、渠道、资源和受众联系在一起,可视化表达与交互,以质优量高的新闻留住受众注意力。在传播形态上,它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程式化报道,而是以受众为中心,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受众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追求简约、新锐和互动。

媒体融合发展,确立“市场倒逼采编,受众决定内容,效果检验影响”的生产、发布、评价体系,把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的注意力作为根本出发点,来提高原创率、首发率、点击率,报道形态从相对静态变为即时、动态、可视的过程。

媒体融合发展,怎样凸显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又成功引导受众“可读易读悦读”呢?新闻是具有深刻变动性的事实。而变动性,就为新闻故事化表达提供了可能。“新闻事实蕴含的变动性因素,诸如事物发展、变化、矛盾、对立等等,以及受众在接受时可能产生的变化的期待心理,作者对事实(事理)的揭秘、释疑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故事。[1]”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2014年鲁甸地震,新华社记者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用饱蘸感情的笔触、镜头,书写、定格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感人事例,真挚感人的报道充分反映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要求。新华社记者坚守新闻现场,突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报道理念,关注灾难中生命的命运,令受众感同身受,让报道不仅有温度,更彰显生命的力度。

“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应是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2]。如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报道理念展开新闻报道?

笔者试以《献给北川的橘子》和《生命的味道》为例,评析其写作特色。

《献给北川的橘子》的作者——新华社领衔记者、著名女记者朱玉,汶川地震后紧急增援震灾区北川。这位身经百战的记者,面对这场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所经受的最为惨重的自然灾害,她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朱玉以敏锐发现力,采集大量典型细节,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把更多笔墨留给地震中“人”,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人物故事,赋予新闻极强的可视感。

《生命的味道》的作者——新华社年轻记者罗宇凡,鲁甸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情最严重的龙头山镇采访报道。7天里,罗宇凡常常眼含泪水,“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天数悲欢离合与生离死别,在这片土地上迸发出的一切人性光辉和坚忍不拔,震撼着我的心灵。”

借景抒情。记者客观记录新闻事实,但是这并不妨碍记者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眼光,感情充沛而不是冷若冰霜地展开报道。记者置身新闻现场,被现场感染,以人性的角度将关爱同情渗透于客观报道的字里行间。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在天府之国中,这也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茶叶,是小小北川的骄傲。”“气候专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城。两年前,全国气象、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北川召开,专家学者们对北川神奇的小气候赞不绝口。”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8月,正是花椒收获的季节。3日下午,成百上千的龙头山人正在自己山间的花椒林里“扯花椒”。今年是个丰收季,很多人家里已经晒满了花椒,就等着卖个好价钱。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击碎了所有人的梦。”

笔带温情。事实是由细节构成的。作为职业新闻人,记者职责就是忠实记录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还原新闻现场。记者在还原震灾区场景时,避免使用惨烈、恐怖、血腥等字眼,而是调动五官功能,搜集现场素材,捕捉表现新闻事实的典型环境和典型细节,用简洁、凝练,形象生动的语言等感性化细节,让受众身临其境,目睹现场景象、触摸现场土地、呼吸现场空气、感受现场气氛……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这个满地扔着木耳、大料等调料,还散发着鱼肉腥味的地方,是北川原来繁荣的农贸市场。”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地震、泥石流、海啸……凡是跑过突发事件的记者都会熟悉一种味道,在灾后的废墟上,在凌乱的街道上,那是垃圾和遗体散发出的气味,是浓烈的消毒水的气味,是死亡的气味。然而在鲁甸龙头山镇,你闻到最多的却是花椒的气味。”

以物寓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者置身震灾区,没有就地震报道描述震灾区的悲怆场景,而是聚焦人物,在一字一句中传递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怀,人间真情。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一个毛茸茸的玩具熊,孤独地挂在那里,等候着生死不明的主人。”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有山、有水、有人,还有花椒,一切都能重新开始。”“离开之后,如果再闻到花椒,也许你闻出的是水煮鱼的味道,而我闻出的,是生命的味道。”

新闻“故事化”。地震报道中的“人物”命运牵动人心。记者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让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可视化,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故事中的人物行动,受众听到他们、看到他们,新闻中的人物“活起来”。如《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临街的一个小食品店,一个妇女显然在地震时看到了从山上被震下、向她扑面而来的巨石。她转身向店里跑,但是,巨石追进了店里,追上了她。”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邓启亮的妻子李芳在地震中去世,他把自己关进厨房,从早到晚不眠不休地给安置点受灾群众、志愿者炒菜做饭,并非是想用极度的疲劳让自己忘记失去妻子的痛苦,他只是想在厨房的花椒味儿里回忆一下妻子身上经常带着的味道。”

“第一人称”讲故事。新闻,真实客观。记者通常以“第三人称”采写新闻,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事实中。而身处重大自然灾难现场,两位记者不约而同地使用“第一人称”写新闻,讲故事,让受众更接近新闻人物,更深刻体察新闻事件核心。事实上,记者以“第一人称”采写新闻报道,不仅立意、角度与众不同,而且笔调平实、质朴,富有真情实感,稿件富有温度,见证人性的光辉。《献给北川的橘子》写道:“我随手抓了三条编织袋,将3位遇难者的面容遮起——中国人,是极为讲究逝者的尊严的,我没有能力当时掩埋他们,但,给他们一点尊重,这是我当时所能做到的。”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说:“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花椒,清香中带着点骄傲的麻辣,吃到嘴里似乎要打通你的任督二脉,让人徒然生出几分傻傻的正能量。”

优秀的新闻作品,凝聚职业新闻记者的智慧和心血。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对党的新闻事业无限忠诚,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充分展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血脉相连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现了“离现场近些、再近些”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尽管有人说新闻作品是“易碎品”,但只要新闻记者坚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只要新闻报道始终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心声,新闻作品同样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作者系新华社办公厅业务主管)

参考文献:

[1] 刘志宣.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上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